您现在的位置: 闽南网 > 专题 > 专题资讯 > 正文

2011年高考过后 有这些事项需要考生注意

五、军队院校6月30日开始面试、体检

  军队院校招生对象为参加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应届高中毕业生;未婚,年龄不超过20周岁(截至当年8月31日);须参加由军队组织的政治考核、面试和体格检查且均为合格。有意报考军队院校(含国防生院校)的考生,应于6月15日至20日期间自行到户口所在地的县(市、区)人武部登记并进行政治考核。

  我省军队院校招生面试、体检于6月30日至7月4日进行。考生参加面试、体检须持本人政治考核表、准考证、学生证和3张1寸正面半身免冠同底版近期照片,面试结束后,面试合格的考生要注意提醒面试小组负责人在体检表上签署面试意见,再持本人准考证和有关表格前往体检点参加体检。体检时,严禁携带通信工具进入体检场所,严禁找人代检或涂改体检结论,凡弄虚作假者,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其体检资格。考生完成体检项目离开时,应主动将政治考核表、面试表、体检表交由工作人员收回,严禁私自将“三表”带走,违者按不合格认定。

  体检合格考生名单将于7月6日公布,届时请考生关注。考生对体检结论有异议的,可在体检结果公布当日向省军区招生办提出复查申请,并于7月7日上午8点前到省军区招生办指定医院进行复查。

六、后高考生活 放松不放纵

老师:适当放松但莫过度

  “紧张的高考过后,考生适当放松是人之常情,但是不应该过度,像通宵上网、彻夜喝酒狂欢的放松方式是不值得提倡的。”泉州七中高三年的黄老师说,考生可以在最近有空的时候,大概估计一下自己的分数。并上网搜索一下自己想要报考的专业及学校的相关情况,因为过不了多久就要开始填报志愿了。考生也可以提前与已经进入大学的师兄师姐交流,为以后的大学生活积累一些有用的资讯。

  而培元中学高中部的陈老师则表示,每年高考完后,有些考得不理想的考生会成天待在家里,郁郁寡欢,而随着高考成绩公布时间的日益临近,考生的这种心理压力也倍增。陈老师建议:“家长要积极引导,可以劝考生出去散散心,适当的放松心情。而考生也应多与身边的同学交流沟通,这样不仅可以融入集体,也可以缓解焦虑的情绪。”

专家:排解压力要有方法

  “考完试后考生的确应该适度放松一下,把高考的压力、负担放下来,才能更好地迎接以后的学习生活。”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副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郭贞美表示,高考结束后,许多考生突然从紧张的氛围转换到放松的状态,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心理落差感,通过一些方式舒缓压力是必要的,家长其实不必太过担忧。但过度的大吃大喝、无节制的疯玩等,不仅对身体有害,更会影响其心理状态,也不利于以后的继续学习。

  郭贞美医生建议,考生可以选择旅游、运动、社会实践、学习乐器、考驾照、看课外书等一些健康的方式排解压力。郭贞美医生说,对待考试成绩不理想的考生,家长不要一味斥责和埋怨,而应进行适当的安慰和鼓励。在等待发榜的这段日子里,考生及家长最好将高考这件事撇开,选择到近郊旅游或找一些平时感兴趣的事去做,将心中的压力进行有效的释放。

七、谨防招生骗局

  高考结束后,有一些不法分子趁机开展各种招生骗局。泉州警方提醒,不法分子往往设下三种招生骗局,考生及家长应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据介绍,不法分子主要是通过手机短信或网络发布虚假信息进行诈骗。他们一般都谎称自己是院校招生代理、高校招生人员或有“特殊关系”,只要考生或家长交纳“指标费”,便可以帮考生拿到内部指标或计划外指标。其次,一些不法分子还混淆不同类型的办学方式,故意混淆高考招生与其他学历教育招生的区别,将不够分数线的考生骗到一些院校的远程网络教育班,等考生报到后才知道真相。除了进行招生诈骗外,一些不法分子还伪造录取通知书,并让考生事先将学杂费打入指定银行账号内,等到考生拿着假的通知书去学校报到时,才知道上当受骗。

  民警提醒考生和家长,不要轻信收到的手机短信和网络消息,应当到有关部门公布的正规报考咨询点或者网站进行查证和咨询。考生收到录取通知时,应先登录省招生考试信息网或到县(市、区)高招办查询自己的录取信息,确定是否与通知书一致后再汇款。(来源:泉州晚报)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分享到: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