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尊
戏曲艺术温暖传承 总导演泪洒录制现场
在《喝彩中华》的舞台上,年龄最小的“喝彩人”仅4岁,最年长的则有94岁。他们中有初学戏曲却已唱得有模有样的孩童,有接触戏曲后沉醉其中的90后票友,有身怀绝技、为艺术投入毕生精力的戏曲表演者,也有放眼新领域拓展戏曲表现方式的跨界艺术家。表演内容更是五花八门,不仅会有难得一见的跷功、皮影芭蕾等绝活儿,摇滚、阿卡贝拉无伴奏合唱等表演形式也将与戏曲跨界碰撞,一一呈现在《喝彩中华》的舞台上。无论是剧种数量、表演形式、还是“喝彩人”的年龄跨度、职业背景,《喝彩中华》都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开放度与包容度。
《喝彩中华》本周六开播
每一个“喝彩人”都有着与戏曲密不可分的人生经历。比如耄耋之年的老人坚持登台,只为把对晋剧的坚守传递给自己的儿孙;29岁的武生曾在训练中摔碎颅骨、一度瘫痪,可为了自己的戏曲梦,他坚持复健,终于重返舞台。这些关乎梦想的故事在《喝彩中华》中还有许多,录制过程中,总导演王昕轶也感动于“喝彩人”对艺术的追求,多次泪洒现场,他感慨道:“他们想做的都是同一件事,那就是为自己钟爱的戏曲艺术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