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的音乐传统源远流长。早在19世纪初,这里便涌现出一批知名的作曲家和演奏家,当年,正是捷克给予了莫扎特最需要的鼓励,他也将《布拉格交响曲》《唐璜》等作为回报;与此同时,一所专业的音乐学院也已在此建立;而对交响曲体裁的完善和维也纳乐派的形成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曼海姆乐派”,其实也是由一批18世纪中叶侨居德国曼海姆市的捷克音乐家所形成的团体。以斯美塔那和德沃夏克为代表的捷克民族乐派渐渐形成且日趋完善,让捷克音乐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此番再度登台东艺,与过往几次集中上演斯美塔那、德沃夏克的作品不同的是,乐团选择的曲目更似一幅捷克作曲家的群像,全面呈现出捷克民族乐派在各历史阶段的发展轨迹。如此周全的安排,既是向捷克音乐史中那些伟大的前辈们致敬,也充分彰显出本团的辉煌传统。雅纳切克的创作不乏对民歌类素材的充分运用,他在72岁时写成的《小交响曲》结构简洁明了、语言颇具新意,展现出生动的生活场景。曾任捷克爱乐乐团第二小提琴声部乐手的马尔蒂努,最初正是在此接触到波西米亚前卫的作品和德奥作曲家的现代音乐。他独特的节奏感和精于以细小的动机慢慢发展乐曲的特征,以及音乐中不时流露出的那份思乡情怀,也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了他的个性风格,使他成为继上述三位作曲家后,捷克音乐在20世纪最杰出的代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