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讲坛
《大圣归来》制片人金大勇:这是一部完全中国式的作品
金大勇
这个夏天,一部《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票房、口碑双丰收。同时,作为完全“中国制造”的作品,也为中国动画电影业打了一剂“强心针”。昨日,在本届动漫节动画讲坛上,《大圣归来》执行制作人金大勇与大家分享了这部作品创作背后的故事。
对于这部电影,金大勇最自豪的是,作品完完全全是“made in china”。
“在制作过程中,我们要求动画师一定要按照我们中国自己的习惯,而不是用套路性的东西。”在金大勇看来,“中国式”不仅仅是表现在建筑、服饰上,更重要的是一些细节,包括人物的动作呈现、情感表达等。
金大勇说,动画中的孙大圣、江流儿便是“实实在在的中国人”。“不像《功夫熊猫》,虽然是熊猫,却是美国的熊猫。”
当然,创作过程是严谨,甚至是苛刻的。金大勇称,主角大圣的创作前前后后经过至少6次大的形态上的修改。还有土地公公,原本有6种造型,高矮胖瘦,最终因为画面呈现的原因,才只使用了一种。
对于《大圣归来》的成功,金大勇直言,确实没想到。“当时在确定创作这部电影时,只想着一个原创的东西,至于票房,之后产业链的布局更是没有想过。”
“中国硬件条件很好,有很好的人才,也有很充足的资金,但要制作一部精良的动漫作品,就不能赶时间。”在金大勇看来,要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做,这样才能取得好的结果,如果一味地追求快,作品最后一定是有问题的。
《X战警》约翰迪茨:好莱坞的经验在中国有些水土不服
简介:制片人、特效制片人、特效监制、顾问。曾参与创作的电影有《哈利波特·死亡之谷》、《X战警》等多部大片。在《分手大师》《钟馗伏魔》《一步之遥》等多部中国电影中担任制片人、特效制片人,目前正在担任《封神榜》的制片人。
本届动画讲坛,约翰迪茨阐述了自己对中国电影市场的看法。他认为,在内容为王的时代,中国的市场很大,每个人都在说票房。但就自身的观察而言,好莱坞的经验在中国有些水土不服。他认为,中国市场快速发展,每人都想分一杯羹,有人愿意冒险放手一搏,但从特效角度来说很艰难。
“当然知道中国的机会很多,潜力很大,大家都想投身到这个行业中,但是你必须要耐心,必须审视下每一阶段的工作,看每个方案是否可行。”约翰迪茨说,时间是很重要的,每个人都似乎想要快速地把作品呈现出来,但这是不对的,一定要有足够的时间,精雕细琢,慢慢地打造一部大片、一部好片。像国产的《大圣归来》就是一部很不错的动画电影,这部电影有它成功的原因,幕后主创人员前期3年准备,从剧本到制作,并且在拍摄期间不断地调整,如此精雕细琢才有这部好片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