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里,各种“酸奶”产品令人眼花缭乱,换个“名堂”,价格上就有明显差距。然而很少有消费者会注意到,这些产品有的是酸奶,有的只是饮料。近日,有市民向后溪工商所投诉,家中买的酸奶名不副实。
家住集美的陈先生几天前订购了30瓶某品牌“发酵酸牛奶”。回家后,他发现这款产品乍看和酸奶很相似,但从配料表上看,其成分却不是纯正酸奶,大部分是饮用水和十几种添加剂。陈先生认为这款产品名不副实,就向商家反映,但对方对他的质疑置之不理。最终,在后溪工商所12315工作人员介入调解下,商家为陈先生办理了全额退货退款。
据了解,除了陈先生买到的“发酵酸奶”,市场上还有很多添加了水果、杂粮等原料的“风味酸奶”。选择几款产品比较后发现,有的蛋白质含量高达6%,有的只有2.5%;碳水化合物含量一般为11%-12%,有些则高达15%。“这种产品无非是用更甜的口味吸引嗜甜的消费者。”面对众多标示为“酸奶”的产品,工商人员建议,消费者选购时不妨看一下营养成分表,尽量选择蛋白质含量高、脂肪不高、碳水化合物不高的产品。比较蛋白质含量。“部分酸奶名头虽大,但营养却并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