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泰国村”计划流产
想了五六年,全球最大的米果生产基地之一———泰国德大集团,一心想把位于枋湖的两栋旧厂房“嫁”出去,但至今仍未成功。
2009年,第一个改造方案出炉,呼声极高。德大准备把占地1.8万平方米的旧厂房,打造成“泰国商务中心”,引进泰国磐古银行、泰国航空、泰国旅游、“泰”味咖啡厅、泰国高端产品展区等。
彼时,泰国外交部还发函回复,同意泰国驻厦总领事馆迁址于此。然而时至今日,枋湖29号的德大旧厂房仍然没有变化。
昨天,参加座谈会的厦门德大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林冠锐证实,这一方案已经不可能,其主要原因是“嫁妆太贵”。
旧厂房属工业用地,地价便宜,要转变成昂贵的商业用地,补交地价差无可厚非。“但算下来,要多交几千万元。”林说,原计划因此中断。
还有一条路,是临时变更土地的使用功能,但年限只有5年。德大目前正在考虑的第二套方案,是把旧厂房改造成星级酒店,“但5年后怎么办?”林说,没有哪个投资商愿意冒险,改造计划只能一拖再拖。
迷惘“出嫁”之心有点乱
“泰国村”的流产,并没有抑止旧厂房“改嫁”之心。
随着厦门本岛大量工厂外迁,空出的旧厂房将会越来越多。如何盘活旧厂房,成为官方及企业共同关注的领域。
据禾山街道办摸底调查,该辖区内的工业厂房多达137栋,其中明确表示有改造意向的,共54栋,还有一些在观望。它们主要位于原规划的枋湖工业区范围,分布在枋湖路、枋湖西路、湖里大道等。
如今的禾山已非昔日禾山,它包括枋湖片区、五缘湾片区和高新技术园产研片区,拥有40多个商品住宅,枋湖客运站开门迎客,湖里区政府乔迁于此。明年初,厦门市政务中心将投用,紧挨BRT穆厝站,禾山将变成厦门的政务次中心。
与此形成反差的是,辖区的第三产业仍很欠缺,商业配套跟不上。以政务中心为例,内有55个单位、400多项审批事项及管理服务事项,“到时,说不定连吃个快餐都是问题”,提供配套正是政府所想。
旧厂房业主们也想“嫁女儿”,但是他们有点迷惘。54栋中,有31栋想改造成酒店,比例高达57.4%。“小小的地方,能养活那么多的酒店吗?”酒店界人士质疑。
不仅如此,在多位业主看来,自己的厂房能不能改,能改成什么、时限有多久、需要投入多少钱,心里都没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