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官获得“屿见闽南·时光幻境”2025年无限次免费入园卡。
9月7日上午,“‘屿见’闽南,薪火相传”——2025屿见闽南暑期文化推荐官结营暨屿见闽南志愿服务队成立仪式在全国首个闽南幻境主题景区“屿见闽南·时光幻境”(简称“屿见闽南”)举行。一个多月来,来自海峡两岸的150余名文化推荐官在这座“体验式非遗博物馆”以自制短视频为载体,用热忱传诵闽南故事,用创意展现闽南文化魅力。
据统计,截至8月31日,推荐官们累计开展志愿讲解268场,总时长超400小时;创作并发布原创视频近500条,全网阅读播放量突破百万人次。线上线下的交织传播,让闽南文化不仅在景区里获得游客点赞,更在网络世界掀起一股文化热潮。“屿见闽南·时光幻境”主题景区副总经理黄涛告诉记者:“我们希望非遗不再停留在展示层面,而是真正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无论是孩子、青年,还是高校志愿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色,找到与文化互动的方式。”
登台分享 感受文化力量
结营仪式上,伴随着悠扬的音乐响起,现场大屏深情呈现一段精心制作的短片。短片中,稚气未脱的孩子们立于龙头灯前,落落大方地讲述着“千灯万愿”的文化渊源;成人志愿者们则穿梭在阡陌巷弄中,向游客讲述闽南古厝与家风的故事。画面温馨而生动,引来掌声经久不息。
随后,小小文化推荐官代表及家长代表依次登台分享心得。厦门市湖里区教师进修学校第二附属小学的罗琳珺是参与本次活动的小推荐官之一,她兴奋地告诉记者,讲解时收到了很多游客和店家的夸赞,让她真切感受到大家对闽南文化的关注与热爱。
来自台湾的小小推荐官王偲庭告诉记者,自己学到了很多闽南的传统文化,还发现台湾和厦门有好多相似的习俗,就像一家人一样。
陈芊汐是成人组推荐官的代表,熟练掌握普通话、闽南话和英语,平日里是厦门市博物馆的讲解员。陈芊汐表示,这次成为文化推荐官让她感到非常荣幸,“在讲解时,我就像一座文化桥梁,桥的这一头是深厚古老的闽南文化,那一头是游客们好奇而友善的目光。无论游客来自何处,我们希望传播的不只是知识,更是一份对闽南文化、对中华文化的认可和共鸣”。
蒋祈楠是本次闽南文化推荐官廖玥溪的妈妈,作为家长代表,她动情地向大家分享:“孩子从最初怯生生躲在我身后,到如今落落大方介绍非遗项目,这个过程让我真切感受到文化的力量。”
校地合作 助推非遗传承
一段故事的收官,是另一段传承的开始。活动现场,“屿见闽南”与集美大学的代表现场签约,组建屿见闽南志愿服务队,同时为他们授予象征着归属与荣誉的专属古风马甲。
屿见闽南志愿者代表陈嘉琳是集美大学的学生,她动容地说:“非遗也可以很潮、很生活化,融入我们这一代人的日常。”她表示,校地合作为他们提供了课堂与实践相结合的舞台,在这里,他们既是学习者,也是传播者,更是共创者。“传承闽南文化既是一份责任,也是一种荣誉。我们希望通过短视频、社交平台打卡,让更多同龄人认识并爱上闽南文化,让非遗以年轻化、生活化的方式走进大家的日常。”陈嘉琳说。
黄涛表示,大学生的创意、专业背景和热情,将为屿见闽南注入持久的生命力,“我们希望每一位青年都能在这里用自己的方式讲故事,用自己的热情传递文化,让闽南文化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触达更多人。”
(海西晨报记者 傅曦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