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推出生鲜熟食晚间折扣价,吸引不少市民选购
■专家提醒:要优先关注商品是否过期及其储存状态
市民在超市内挑选打折的商品。
20时刚过,湖滨南路附近一家超市的店员熟练地将熟食、水果等“日清”商品贴上打折标签,市民争相选购。最近一段时间,有市民发现,我市不少超市出现“晚间折扣时间”,有人觉得这是性价比颇高的购物选择,也有人担心这些打折食品的食用安全性。记者就此展开走访调查。
【现场】
生鲜熟食夜间打折
市民组团来“扫货”
13日21时,五缘湾附近的一家超市依旧人头攒动。这里的“日清”规则很细致:周一至周四20时30分起“打6至9折”、21时30分起“买一送一”,周末各时段顺延半小时。水果区是整个超市最热门的区域,刚贴上“8折”价签的果切,瞬间就被排队的市民抢空。“当天现切的,卖不完就得处理,所以必须清货。”理货员说,每日20时至22时是高峰期,热门商品半小时内就会售罄。
“一看到打折就忍不住‘剁手’!” 市民陈女士的购物车里有两盒荔枝、两盒哈密瓜、一盒榴莲。她说,自己特别爱吃水果,常趁这个时段来扫货,虽说偶尔会因买太多吃不完放过期,但架不住优惠实在诱人。
14日20时,湖滨东路附近一家超市的熟食区也进入打折时间。带着孙子来的黄女士动作麻利地拿起一盒白切鸡:“原价33元,清仓价只要21元,太划算了,我孙子就爱吃这个,每次都提前半小时来等。”但也有人对此表示质疑:“这熟食都放一天了,不知道坏没坏,反正我至今没买过(打折熟食)。”在一旁购买饮品的市民刘先生告诉记者。
记者走访发现,厦门多数超市的晚间折扣时段集中在 20时至22时,熟食、蔬菜、面包、水果是折扣主力,优惠力度从5折到9折不等。工作日晚间的客流明显多于周末,且消费群体覆盖年龄层较广,其中25岁至35岁的上班族占比超六成。
【提醒】
应理性消费
注意食品安全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营养科主治医师林立群提醒,市民在购买晚间“日清”商品时,要优先关注商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及储存条件,选择标签明确、包装完好的商品,避免购买包装破损、密封不严或标签模糊的;同时要根据实际食用量理性选购,不要因折扣诱人而过量购买;仔细观察商品状态,比如生鲜蔬菜是否发蔫、有异味,熟食是否有汤汁渗漏、表面发黏等,若有异常则不建议购买。
在食用方面,购买后要及时处理和储存,生鲜蔬菜洗净沥干、分类密封冷藏,熟食若当天不食用需分装后冷藏且储存不超过24小时,食用前彻底加热。老人、儿童、孕妇及肠胃功能较弱者要尽量选择更新鲜的商品,折扣水果若有外观软烂,建议不要食用。
(文/图 厦门日报记者 薛尧 实习生 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