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5日,厦门市环东海域医院发热门诊正式投入使用,解决了周边发热患者急难愁盼的就诊问题。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我市加强统筹调度,强化分级诊疗,提升基层卫生服务水平,全力“保健康、防重症”。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2022年以来,我市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贺信重要精神,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交出了一份有温度、有分量的民生答卷。
深度融合全民健身全民健康
健康是民生之基,幸福之源。
2022年1月,厦门市第三医院由厦大附属第一医院按照“整体化管理、一体化运营、同质化医疗”的原则实施托管;9月,四川大学华西厦门医院正式试运营;10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厦门医院入选第三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去年,我市深入实施健康厦门行动计划,推动岛内外医疗资源均衡发展。
此外,我市还大力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在厦门“城市绿肺”——白鹭洲公园,人们沿着彩色沥青健身环道慢跑。这条健身环道全长1.11公里,是我市2022年重点打造的公园健身示范项目。
2022年3月,我市出台相关方案,加快推进群众身边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袁厝小游园羽毛球场、海湾公园亲子及青少年健身设施试点项目、马銮湾智慧体育公园……越来越多的健身场地出现在家门口。2022年1月,山海健康步道林海线一期开放通行,林海线二期主线也于2022年底基本完工,将于近期开放。
新增学位数历年最多
教育始终牵动着全社会的高度关切。
2022年,厦门教育补短扩容行动跑出了“加速度”。秋季开学,厦门共有60个学校项目(含改扩建项目)新开办,新增中小学幼儿园学位数约6.4万个。这也是历年新学期学位增加最多的。我市着力推动教育共同体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不久前,思明区公布第二批10个教育共同体。
就业,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社会发展。
一项项就业政策落地实施,一场场招才引智活动接连举办;积极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精准帮扶就业困难群体,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2022年以来,我市把稳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
聚焦“一老一小”问题,我市出实招、促实效。近日中午时分,位于金尚小区金民里的“金尚近邻服务中心敬老餐厅”飘出阵阵饭菜香,社区老年居民陆续前来就餐。金尚小区近邻服务中心是我市便民生活圈试点社区的首个“一老一小”友好型试点,未来,这样的试点还将增加。
城乡环境更加宜居
2022年,我市以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为目标,坚持创建为民惠民靠民,深入开展市容市貌、交通秩序、市场秩序、公共设施、村镇环境五大专项整治行动,让城市环境更加美丽宜居。
2022年,我市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持续发力,全域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空气质量保持全国前列;完成污水处理“三个一百”计划,全市近半建成区完成雨污分流改造,1216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工程全部完工;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主要流域国省控断面、小流域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均达100%;城市声环境功能区昼间、夜间等效声级达标率分别为100%、86.7%。(厦门日报记者 吴海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