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筼筜湖畔,感受习习微风,欣赏水面风光,十分惬意。近日,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生态文明论坛主题四——“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生态保护修复”论坛上,由市资源规划局组织推荐的厦门市筼筜湖生态修复项目从全国申报的127个案例中脱颖而出,入选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发布的《中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集》(含18个案例)。
筼筜湖位于厦门岛西部,旧称筼筜港。20世纪70年代初,围海造田、筑堤围湖,使筼筜港变成基本封闭的仅留下1.6平方公里水面的死湖,改称筼筜湖。20世纪80年代中期,筼筜湖区一度污染严重。30多年来,厦门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筼筜湖生态修复治理之路,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如今,筼筜湖已成为厦门高颜值生态花园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湖区近年共发现63种游泳生物,浮游植物7门123种,底栖生物3门14种,还有粗皮鲀、中华鲎等珍稀保护动物;湖心岛种植秋茄、白骨壤、红海榄等品种约2.6万平方米红树林,实现湖区生态景观和防汛固堤有机统一;设立白鹭自然保护小区,累计发现15目37科88种的鸟类在此栖息繁衍。(记者 叶子申)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