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曾拎铁皮箱三下海南岛 厦大海洋与地球学院教授丘书院辞世

来源:厦门日报 2020-01-05 09:43 http://www.mnw.cn/

  【人物简介】

丘书院

  (1924年2月29日-2020年1月1日)

  

  丘书院在工作中。(本组图/厦大海洋与地球学院提供)

  

  丘书院出访意大利进行学术交流。

  

  求学时期的丘书院。

  厦大海洋与地球学院丘书院教授1月1日辞世,享年96岁。今天,他的亲人朋友将送别他。

  这位海洋生物学家的诸多成就中,有不少和人们的餐桌密切相关。譬如说,他是我国灯光捕鱼技术的开拓者和实践者之一;他发现我国海域沙丁鱼不止四种,而是十种;他也是我国软骨鱼类生物学和鲨鱼营养物质研究的先行者。

研究球栉水母

长时间连续观测向世人展示摄食过程

  丘书院是江西人,1944年考入厦大生物系。当时厦大内迁长汀办学,他步行到厦大上学。

  1948年,丘书院毕业,先后在厦大生物系和海洋系任教,开始海洋浮游生物学和鱼类生物学的教学与科研之路。

  现在看来,丘书院成名很早——20世纪50年代中期,30岁出头的丘书院就发现了球栉水母的“口道囊”结构,这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遥遥领先的。

  这里的背景是,当时学界对球栉水母的研究一般都停留在形态学,即显微镜观测阶段,丘书院率先采用实验室摄食观测的实验生态学方法,经过长时间连续观测,向世人展示了球栉水母的摄食过程,进而发现了隐藏在显微镜背后的构造,这为研究球栉水母的分类地位和物种进化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丘书院还凭借一项捕鱼技术研究成果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20世纪60年代,他从文献资料中发现,前苏联在灯光捕鱼技术研究方面有新的突破,随即率领厦大老师与东山岛渔民合作,在国内率先开展灯光捕鱼技术的研究并取得成功,还同时开展上层鱼类生物学和趋光生理学基础研究,为提高我国的渔业产量作出巨大贡献。

研究沙丁鱼类

把门板当床铺走遍沿海岸线采集样品

  丘书院以研究上层鱼类尤其是沙丁鱼类闻名。20世纪80年代初期,他承担农业部一个科研项目——研究我国沙丁鱼类的种类及分布情况。丘书院的开门弟子、厦大海洋与地球学院杨圣云教授说,他们从辽东湾开始往南采样,一直采到海南岛,等于是把中国沿海岸线都走遍了,沿路采集沙丁鱼类生物样品。

  当时的物质条件和科研条件可想而知,杨圣云说,交通很不方便,尤其是他们要到沿海渔村采样。杨圣云还记得,在海南岛时,他们是借当地公社的门板当床铺,有一次在招待所里,晚上眼睁睁地看着屋内的臭虫“排队”。丘书院当时年近60岁,但是,他不畏艰苦,三下海南岛。

  杨圣云说,福尔马林、纱布、手电筒、军用水壶、蒜头、盐、咸鸭蛋,一个大铁皮箱子,便是老师的全部装备。其中,蒜头、盐、咸鸭蛋有防病功能,也有补充营养的效用,而咸鸭蛋是丘书院用自己的配额票证买来和学生分享的。

  一年实地考察后,丘书院和学生终于发现,分布在我国海域的沙丁鱼不止当时学界认为的四种,而是十种。这一发现,为我国开发利用上层渔业资源作出了很大贡献。

  丘书院的学生、厦大海洋与地球学院陈明茹教授说,他们到福建沿海采集软骨鱼类时,丘老师已经70多岁了,他照样跟着大家一起到现场,一起搬铁皮箱子。当然,这和丘书院的身体“资本”有关系,他曾经代表厦大参加厦门市乒乓球比赛,还拿了二等奖。

跨学科研究

探索多学科交叉

从不限定学生思路

  丘书院是学生物学的,后来投身海洋怀抱。他属于跨学科研究的积极探索者,善于发现科学前沿问题。过去,国内的渔业与水文等其他学科往往是分开研究的,丘书院根据国际上海洋生态学的发展趋势,在国内开创性地提出上升流生态系研究理念,首次在国内组织了涉及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渔业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闽南-台湾浅滩上升流生态系研究”。该研究成果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20世纪90年代,他又根据海洋生物学及药用和营养物质研究的发展趋势,在国内率先指导研究生开展软骨鱼类生物学和上层鱼类的营养物质含量研究,发现上层鱼类和软骨鱼类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为海洋生物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杨圣云形容自己的老师:“他从来不会把自己的意图强加给学生、给学生限定死板的思路和研究方向,他总能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花絮】

到菜场买沙丁鱼自制成标本

  丘书院的女儿说,退休后,父亲会到菜市场观察鱼类组成的变化。沙丁鱼越来越少,因此丘书院只要看到沙丁鱼,就要追问人家捕鱼的地点、捕鱼工具,然后买回家煮熟,小心剔除鱼肉,再用福尔马林浸泡处理,记录骨骼的长度、重量。这些长期积累的骨骼就成为鱼类形态学和演化史研究的标本。去年4月厦大校庆,厦大为丘书院颁发了厦大最高奖“南强杰出贡献奖”,95岁的丘书院兴致勃勃地向来访记者展示自己做的金色小沙丁鱼标本。

  他的女儿说,沙丁鱼也是爸爸最喜欢吃的鱼。(厦门日报记者佘峥 通讯员欧阳桂莲)

原标题:曾拎铁皮箱三下海南岛 厦大海洋与地球学院教授丘书院辞世
责任编辑:凌芹莉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16个项目总投资25亿元 鹭江创新实验室暨海
  • 中远海运南美西三线首航厦门港
  • 厦门住房保障创新实践获住建部推介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泉州台商区党工委主要领导调研物业管理提 金奖总数全国第一!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 蒋欣为穿礼服控制饮食到痛哭 称从小就健 德化县县长吴志朴到挂钩联系社区党组织( 王传君获封东京电影节影帝 发言感谢白百 最高补助300万!漳州出台支持“圆山创新 织密“安全网” 漳州台商区防洪排涝提升 S508线云霄段综合提升工程圆满收官 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