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一带一路”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我来厦门很多次了,厦门变化非常大,每年都有新亮点。”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走下演讲台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对厦门大加称赞。他说:“厦门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这些年来发展得特别好,我相信厦门一定可以抓住‘一带一路’契机,给城市发展创造更大的平台。”
在本次研讨会上,林毅夫作了题为《新中国70年,“一带一路”与国际新格局》的演讲。他在演讲中回顾了新中国70年的发展历程、发展经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意义以及给世界带来的影响。
林毅夫用数据说话:1978年的中国,人均GDP只有156美元,不到非洲的三分之一,出口只有4.1%,进口5.6%,90%的国民经济没有跟国际接轨。“从1978年到2018年,中国平均每年经济增长达9.4%。在人类历史上,不曾有任何国家、任何地区,经济如此高速增长且持续如此长时间”。他说,预计到2025年前后,中国或将跨过12700美元的高收入国家门槛,变成一个高收入国家。
他表示,总结中国的发展经验,其中一个就是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势。“己立立人,己达达人”,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帮助其他国家发展经济、摆脱贫困。他指出,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最大瓶颈就是基础设施。“一带一路”倡议以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为抓手,为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发展打下基础,同时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又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可以说,“一带一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不仅有利于发展中国家,也有利于发达国家,给世界各国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从而推动共同繁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厦门日报记者 刘艳)
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院长、经济学院院长洪永淼:利用香港优势助推高质量发展
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院长、经济学院院长洪永淼在研讨会上作了《如何通过“一带一路”助推福建与厦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演讲
洪永淼表示,新中国成立7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有力地推动了福建经济地位的提升,人均GDP上升到全国第6位,其中,1979年-2018年来,厦门GDP年均增长15.4%,表现更是不俗。他认为,从中长期来看,中国正在迅速成为世界最大消费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与新旧动能转换正在加速,经济具有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同时中国拥有越来越大的外部回旋空间,尤其是“一带一路”所开创的各种机遇。
洪永淼说,福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独特优势,纵观中国对外经贸与文化交流史,福建尤其是武夷山、泉州、厦门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香港是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旅游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长期以来是祖国内地和世界的重要桥梁和渠道。“香港有120万左右爱国爱乡的福建籍乡亲,这是福建的一大优势,福建、厦门要充分发挥香港在‘一带一路’中的桥梁和中介作用,发展对外经贸关系”。他进一步说,福建、厦门是外向型经济,可以依托“一带一路”,充分利用香港的优势,实现分散外贸风险;可以进一步帮助企业走出去,发展现代服务业;可以促进招商引资,过去40年,港资、东南亚华资、台资在福建、厦门外商投资中占据了主导作用;可以进一步健全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特别是初创企业;此外,还可以进一步做大做强旅游业,拉动消费升级、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厦门日报记者 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