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厦门垃圾分类示范村来啦 投放准确率超90%

来源:海西晨报 2019-07-23 08:49 http://www.mnw.cn/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如何推进?翔安区积极探索,结合农村实际,在内厝镇琼坑村开辟一种村民能参与、面上能推广、长期能持续、财力能承受、效果能保证的农村垃圾分类减量新模式。2017年年底该村开展垃圾分类至今,分类投放准确率达90%以上,垃圾就地减量30%以上,成效显著。

 “两色桶”从源头分类

  刚到村口,“垃圾分类示范村”标牌便映入眼帘。记者在每家每户门前的角落里都看到了一个绿色、黄色的垃圾桶,上面印着“可腐烂”和“不可腐烂”字样,底部还有一个数字编号。

  “我们每户门口的垃圾桶上设有责任岗和固定编号,对应着家庭户的门牌号。”村民老李告诉记者,他们村开展垃圾分类以来,一直用这种“两色桶”,减轻了源头分类压力,方便文化程度低的农村家庭妇女和老人操作,扫清了全面推广垃圾分类的障碍。

  在部分垃圾桶旁,记者看到了一张“党员家庭联系户”的牌子。原来,这是该村两委干部、党员、村民代表按照就近、方便原则,与村民结对子,把垃圾分类知识简单明了地传达给村民。

  这些“两色桶”边上专门设有固定铁架。据介绍,这是为防止野猫野狗翻倒垃圾桶,造成二次污染而设计的,很实用。

  三级分拣确保分类到位

  除了鼓励家庭从源头分类外,琼坑村每天都有保洁员上门分类收集,还有督导员定点再次分拣,采取三级分拣模式,确保垃圾收运日产日清,不留卫生死角。

  “保洁员会挨家挨户上门收集垃圾,并对‘不可腐烂’垃圾中少量的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分拣装袋,既让农户看到分类收运过程,又彻底解决了分类不到位的问题。”琼坑村分管卫生的村两委李惠忠告诉记者,村里还配有入户督导员,上门检查农户分类情况,跟进落实,逐户突破,有效提升源头分类投放准确率。

 多措并举实现就地减量

  村里的垃圾收集完了去哪儿?在琼坑村与莲塘村交界地带,有一处占地约450平方米的阳光堆肥房,主要针对分类出的厨余垃圾进行太阳能阳光堆肥。通过添加高效微生物复合菌剂,就地快速分解有机垃圾。据悉,每吨厨余垃圾预计可产生0.1-0.2吨有机肥料,可用于林地增肥,实现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

  为了提高厨余垃圾处理量和处理效率,在内厝镇清洁楼还安装了一台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设备,利用机器辅助破碎、控制含水率、搅拌菌种,对秸秆、菜叶等农业垃圾进行发酵堆肥,产生的有机肥也可用于林地增肥。

  村委会旁,记者看到一间约10平方米的环保小屋。这是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的暂存场所,每月25日村民可将灯管、废弃电池、过期药物放到这里,从而获取相应的积分兑换牙刷、抽纸、肥皂等生活用品,这一措施颇受欢迎。

  “厨余垃圾很容易腐坏,夏天容易产生恶臭并滋生蚊蝇,垃圾分类回收后村里干净整洁多了。有害和可回收垃圾收起来可以换礼品,每个月做得好的家庭还会被评为先进户或促进户,挺有意思的。”一位村民说。(海西晨报记者 陈晓青 通讯员 洪小培)

原标题:厦门垃圾分类示范村来啦 投放准确率超90%就地减量30%以上
责任编辑:柯金定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厦门海洋高新区加快项目建设 吸引优质企业
  • “近”享法律服务 嘉莲街道“律光暖新”驿
  • 第二十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揭晓 厦门5金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致敬医师节
    致敬医师节
    (视频)晋江深沪开渔
    (视频)晋江深沪开渔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海报丨泉州产业蝶变密码:电商企业拥抱人 海报丨泉州产业蝶变密码:电商企业拥抱人 莆田状元红未来农场来了 利物浦客场击败纽卡斯尔联 不满17岁小将 羽毛球世锦赛首日 石宇奇陈雨菲晋级 一个产业 共富一方丨德化:一把瓷土捏出 平潭推行灵活就业“一件事”办理模式 平潭调整汽车置换更新补贴申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