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海丝路·闽南情——中国厦门文化旅游汇”活动圆满收官

来源:厦门日报 2018-04-04 09:59 http://www.mnw.cn/

  -“海丝路·闽南情――中国厦门文化旅游汇”活动圆满收官

  -“邮轮+文旅”模式为厦门与“海丝”沿线国家搭建沟通桥梁

  “音舞诗画”《心·声》勾起乡愁。(图/厦门港务控股集团提供)

  马尼拉当地民众欢迎中国游客到访。(本报记者徐景明摄)

  “音舞诗画”《心·声》引爆观众泪点。(黄育斌摄)

  因身体不便,93岁的谢远芳老人没能和观众见面,但是,另一位同样93岁的老阿婆蔡玉报带着全家来了。3月28日,“海丝路·闽南情――中国厦门文化旅游汇”活动在马来西亚沙巴州哥打基纳巴卢收官,在现场,蔡玉报听着南音、看着布袋戏,引发思乡之情,不禁老泪纵横。

  一条“海丝”邮轮航线,搭建起中国与沿线国家经济、文化、外交友好交流往来的桥梁。3月22日至31日,由厦门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主办,市政府新闻办、市文广新局、市外侨办协办,厦门港务控股集团、厦门旅游集团等单位承办的“海丝路·闽南情――中国厦门文化旅游汇”活动,先后在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三个国家开展。此次活动以从厦门母港出发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邮轮航次(厦门-马尼拉-长滩-文莱-沙巴-厦门)为载体,在沿途港开展文化旅游推广交流活动。

  中华文化闽南文化唱主角

  创新传播手段,赢得满堂喝彩。与以往文化旅游推介活动不同的是,此次“海丝路·闽南情――中国厦门文化旅游汇”活动,搭乘着“朝阳产业”邮轮业发展的东风下南洋,中华文化、闽南文化唱起了主角,实现了城市形象宣传、旅游形象宣传、闽南文化宣传、企业文化宣传四大传播效果的提升。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今年1月份,《厦门市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进一步响应党的十九大精神,其中指出,要充分发挥闽南文化在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民心相通、建设情感交流平台方面的独特作用,扩大对东南亚的文化艺术交流。”此次活动的厦门代表团团长、厦门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钟海林介绍说。

  厦门港务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志平介绍,厦门邮轮母港作为全国四大邮轮母港、全省“龙头港”,已经成为福建与世界对话的一张名片,正在架起“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交流、互利共赢的沟通桥梁,不仅壮大福建海洋经济,也将发挥整合、辐射效应,带动厦门乃至全省全域旅游发展。同时,厦门港务控股集团承办的此次活动,以邮轮为载体传播文化,模式为全国首创,并得到多个部门大力支持,最终活动效果超出预期。

  “音舞诗画”《心·声》勾起乡情

  3月28日,在此次活动的“收官站”马来西亚沙巴州哥打基纳巴卢,厦门代表团将集合闽南多种艺术形式的“音舞诗画”《心·声》再次公演――此前,也就是3月25日,《心·声》在菲律宾马尼拉首次公演,一炮打响,乡音乡情引爆现场数百名华人华侨泪点。

  《心·声》基于一个真实的故事:80年前,因战火侵袭,10岁的小女孩谢远芳跟随家人从厦门乘船逃往菲律宾,80年后,年逾九旬的谢远芳在家人的陪伴下重回鼓浪屿,家乡的发展让她震撼,也勾起她无尽的思乡之情。这个故事最初见诸本报征文,在厦门港务控股集团策划运作下变成舞台剧;而后在厦门市文广新局的大力支持下,厦门小白鹭民间舞艺术中心、厦门闽南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厦门市南乐团加入团队,融入布袋戏、南音等极具闽南特色的艺术形式,故事进一步丰满、升华内涵,变成“音舞诗画”《心·声》。

  与马尼拉站相比,哥打基纳巴卢站的演出效果更上一层楼:当地华文报纸提前刊发了预告消息,来到现场观看演出的当地民众接近1000人,许多华人华侨家庭驾车几个小时,专程从周边城市赶来,他们赶来的原因很简单:为家乡的发展变化喝彩,听听几十年日思夜想的乡音,带着自己的儿女来寻根。

  华人华侨惊叹厦门之美

  “落叶总要归根。只要有船,汪洋能渡,家乡不远;只要有港,不惧远航,随时都能回家!欢迎回家!”听到这句台词,93岁的蔡玉报老人不断擦拭眼泪。环望四周,几乎每位观众都被剧情所感染了。

  和《心·声》中的故事主人公谢远芳的经历非常相似,蔡玉报也是十几岁就随家人从厦门乘船下南洋。虽然时间已经快过去了一个世纪,但提起家乡,蔡玉报仍然记忆犹新,“老家的手工米粉非常好吃……”看着本报制作的宣传片《正港之味》,老人一字一顿地说。

  蔡玉报的大女儿是出生在马来西亚的第二代华人,她对宣传片《鹭岛之光》中展现出的厦门城市景观发出赞叹,“看到厦门发展得这么好,城市建设这么漂亮,我非常为我的祖国感到自豪,有机会我一定要去厦门旅游!”

  此次活动演出节目总策划、厦门港务控股集团副总经理蔡思伟向记者介绍说,“海丝路·闽南情――中国厦门文化旅游汇”活动采取“邮轮+文旅”创新模式,其初衷,就是树立文化自信,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保护传承好优秀传统文化,使其留下来、用起来,走下去、走出去,让海内外华人华侨“不忘初心”。

  【反响】

  协同作战达到最佳效果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此次活动覆盖面广、影响力大,使用“邮轮+文旅”的创新模式,不仅对外展示了文化自信,也在旅游经济交流中打开良好局面。据悉,活动期间,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三个国家的政府部门均对厦门发出邀请,希望在“海丝”航线常态化经营方面开展具体合作。

  此次活动的举办,得到海外华人华侨的高度关注和盛赞,市政府新闻办介绍,据不完全统计,共有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三个国家的十几家媒体对活动进行报道,“闽南文化惊艳亮相”“厦门之美震撼人心”等成为报道关键词;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新社等境内30多家媒体对活动进行报道,播发新闻超过300篇(条)。

  市文广新局介绍,除了在当地引发轰动效应的《心·声》,此次活动在“歌诗达·新浪漫号”上也安排了互动演出《厦门邮轮之夜》,拍胸舞、南音、布袋戏等闽南文化艺术形式,在这艘意大利风情的邮轮上实现中西文化交融。来自北京、上海、四川、云南等多个省市的游客给予高度评价。

  市外侨办介绍,活动启动前,该部门提前介入,积极联络中国驻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外事机构和华人华侨组织。同时,相关华人华侨组织也希望来厦开展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比如,菲律宾当地侨领表示,希望马尼拉南音社“回国探亲”,更好地传承闽南文化。(厦门日报 记者 徐景明)

原标题:创新传播手段赢得满堂喝彩 “海丝路·闽南情——中国厦门文化旅游汇”活动圆满收官
责任编辑:袁静静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厦门:马銮湾新城将新增滨水步道
  • 思明区推出厦风计划公益行动等 厚植青年人
  • 思明碧山路人行道提升改造 计划6月初全部完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泉州状元街“妙音音乐盒”街艺表演,乐音绕梁(视频)
    泉州状元街“妙音音乐盒”街艺表演,乐音绕梁(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离谱!台当局竟将“汉人”改称“其余人口 陕西发布干部任职公示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央指 今日12时起执行新规 长江干线上中下游将 2025重庆中小学暑假放假时间来了!几月几 10年10次!厦大师生上榜“全国十大考古新 512护士节文案简短祝福 护士节快乐祝福语 美国洛杉矶发生两车相撞造成1死32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