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厦门本土猫剧团 “戏剧脱口秀”嗨翻全场

来源:厦门日报 2016-07-31 08:44 http://www.mnw.cn/ 海峡都市报电子版

  

  ▲猫剧团的成员都是非职业戏剧人。

  

  猫剧团“戏剧脱口秀”剧照。

  

  1999年,厦门第一部小剧场话剧《日子》演出现场。(资料图)

  

  2010年,在厦门举办的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上,两岸剧团合作演出话剧《西厢记外传》。

  

  ▲首届厦台大学生戏剧节上,台湾艺术大学戏剧学系演出开幕话剧《台湾人间(兼)神》。

  

  猫剧团成员沉浸在戏剧的魔力中。

  今年,厦门的戏剧市场有些火。嘉庚剧院推出“首届国际话剧季”,13部国内外及本土的精品话剧,18场演出,不乏《暗恋桃花源》《一个人的莎士比亚》等经典作品。音乐剧、舞台剧、话剧,也时常登上闽南大戏院的舞台。

  不过,演出场次多,并不代表市场的成熟。“缺少本土原创的好作品,只能说是‘虚假’繁荣”。一位业内人士说,只有本土原创和引进演出“同频共振”,才能真正迎来厦门戏剧市场的繁荣。

  本月中旬的一个夜晚,艺术西区RealLive,“剧乐部”第一季——“戏剧脱口秀”嗨翻全场。“戏剧脱口秀”,是个新鲜事物,由猫剧团独家首创。猫剧团,是目前我市唯一活跃的独立剧团,坚持原创,坚持做有态度、有深度的好戏。

  除了猫剧团,厦门的几大高校都有自己的话剧社,这些民间力量,正在默默涵养并完善着厦门的戏剧生态。(本组文/本报记者陈冬本组图/猫剧团厦门市台湾艺术研究院提供 )

 【惊喜】

  “戏剧脱口秀”

  让观众迷上猫剧团

  赠票,没有;座位,不够;加座,还不够,那就站着看——这是猫剧团7月16日推出的“戏剧脱口秀”当天火爆的现场,剧团女导演兼编剧张甜甜和团员们直呼“没想到”。

  戏剧脱口秀,就是演员通过犀利诙谐的脱口秀,串联起经典戏剧与时下生活,还融合进现场音乐和幽默短剧。这是猫剧团经过8年沉淀、半年调研推出的全新戏剧表演形式。虽然是非职业剧团,但猫剧团的成员绝不是扎堆玩玩而已。他们大都是表演等相关专业出身,却不靠演戏挣钱,工作之余变身各种角色,体验悲喜交加的生活;在实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的理想同时,更拉近了普通人与戏剧的距离。

  “无数次想过放弃,无数次被感动唤回。那种感觉就像‘坐过山车’,可能早上泼你一盆冷水,晚上又像打了鸡血似的。”8年前,还在厦大中文系攻读女性文学方向的研究生张甜甜,牵头成立了猫剧团。她带领一拨又一拨的本土戏剧人,推出了《美人计》《第二次迁徙》《天台》等多部原创作品,还受邀参加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等多个戏剧节的演出。

  一路跌跌撞撞,没有固定排练剧场,似乎是所有非职业剧团都会遇到的难题。去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猫剧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得到了海沧区文体局和文化馆的支持,在当时的海沧区文化中心影剧院演出了《美人计》和《天台》两部剧。观众入场的门票,是用旧书换来的。

  张甜甜认为,独立戏剧不该是小众概念,不应该排斥市场。因此在今年,猫剧团推出了“剧乐部”,每个月上演一场戏剧脱口秀。

  张甜甜说,独立戏剧要发展,不能把商业排斥在外,而是要在管理、运营、计划上多下工夫,让一个团队健康、良好地生存下去,从而培育更多的观众,让观众在走进剧场后,灵魂能因为我们所演的戏而有一点小小的触动。

【回顾】

  厦门话剧“火”过

  后来一度难觅知音

  其实,我市的话剧是有历史传统的。资料显示,从上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厦门话剧舞台一直很活跃,从最早的南天剧社、抗日儿童演剧队到厦门歌舞剧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1983年后,话剧因流行音乐、电视的冲击,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尽管市戏剧家协会在1985年成立市话剧社,但还是难觅知音。

  上世纪90年代初,高雅艺术开始复兴,厦门戏剧工作者提出构建厦门现代“都市戏剧”的理念,并付诸实践。如厦门歌舞剧院排演的大型歌剧《阿美姑娘》,首次采用了华美绮丽和富有现代感的大制作和大包装的方式,可说是厦门现代“都市戏剧”的“领头羊”。接着,厦门的剧作者又创作了一批以现代厦门都市人的生存状态、厦门的风物景致等为表现对象,在艺术形式上注重创新和营造现代感的作品。

  喜欢先锋艺术的市戏剧家协会主席、剧作家、市台湾艺术研究院院长曾学文,1999年曾创作小剧场话剧《日子》,开创了厦门、福建小剧场的先河。“当时,花了5万元,将位于先锋营1号的排练厅改造成小剧场。在制作模式上,首次尝试由厦门市台湾艺术研究所(后称“研究院”)剧目创作室来独立制作,而不是由剧团制作。”曾学文说,《日子》的演出引起很大轰动,还参加了首届上海国际艺术节。第二年,市政协委员还提交一份提案,鼓励厦门能有更多小剧场演出。遗憾的是,小剧场演出在厦门一直没能得到很好发展。

【隐忧】

  专业人才缺失

  影响戏剧推广普及

  非职业戏剧可以被称作是职业戏剧的文化土壤,或者说是职业戏剧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培养更多的戏剧观众。目前,基本是非职业剧团或者校园学生剧社在支撑厦门民间的话剧表演,缺少一个能够长期演出的专业本土剧团。

  猫剧团渐趋成熟,还从厦门走向了全国,而成立于2008年的厦门群星表演工作坊和2009年成立的纯民间公益“铁工坊”话剧社,却由于种种原因遗憾解散。

  此外,厦门的几大高校都有自己的话剧社,如厦门大学南强话剧社、厦大嘉庚学院一方话剧社、集美大学黑马剧社、华侨大学花朝剧社、厦门理工学院话剧社等。

  这些年,曾学文和他的同事一直在推动厦门戏剧业发展,促成了两岸民间艺术节、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国际戏剧协会第33届世界代表大会全体会议、第二十一届中韩日戏剧节,“厦台大学生戏剧节”等活动的举办。

  曾学文发现,厦门存在话剧人才缺失的问题。他说,厦门没有专业院校设立相关的话剧表演专业,也很少引进相关人才,这直接影响了戏剧尤其是话剧在厦门的推广普及。事实上,这些专业人才可以像“种子”一样,在社会各个角落去播撒,让戏剧生根发芽。适当的时候,还可以设立基金,支持非职业剧社这样的社会组织。

【记者手记】

  本土独立剧团

  唤您走进剧场

  采访猫剧团前,我一直以为剧团成员只是因为爱好戏剧,在工作之余“玩票”。这种感觉在见到导演张甜甜的时候便消失了,我看到了她眼中对话剧的尊重和热爱,也感受到了她和伙伴们的认真。他们,真的是把戏剧当成了事业。

  让人感触最深的,是他们的“零赠票”演出。听上去似乎像一个噱头,但仔细品味,却读出了一众戏剧人的无奈与坚持。一直以来,赠票是厦门演出市场的“常态”。但是,让我们想想,如果没有人买票,得不到回报的演出团体,又怎么有创作的积极性,拿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没有好戏看,观众就更不会掏钱买票。

  戏剧是城市文化的重要标志。戏剧是活的艺术,必须在剧场同观众互动,从而形成一种精神场。纵观京沪小剧场话剧的发展,无论在受众范围还是在社会影响上,小剧场话剧并不“小”。可惜的是,厦门的小剧场话剧一直是“软肋”。

  期待有更多像猫剧团这样的独立剧团,以热烈而持久的爱,投身于戏剧事业,也期待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希望有一天,厦门观众能像买票看电影一样,习惯于买票进剧场。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全国首个“数字化物供”助邮轮经济快速复苏
  • 厦企奋战“开门红” 生产开足马力
  • 冷暖气流交锋今日阴雨 明起新一股弱冷空气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世遗泉州︱最美乡村·南安燎原村:星星之火 点亮民宿发展之势
    世遗泉州︱最美乡村·南安燎原村:星星之火 点亮民宿发展之势
    世遗泉州︱最美乡村·惠安东山:小渔村的蝶变
    世遗泉州︱最美乡村·惠安东山:小渔村的蝶变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武平:昂首阔步迈入“高铁时代” @厦门符合条件家庭 明天起保障性租赁房可 “征拆建管”一体化,打造连城新名片 使用全功能自助终端 软件园三期智慧办税 福建省第三批“最美乡村‘福’路”名单公 丁俊晖再轰单杆147不敌奥沙利文 无缘大师 长汀以“引绿、增绿、创绿”为抓手 产业 荣耀x50gt和华为nova12哪个好值得买 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