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S”级寒潮来袭,为了保暖厦门市民可是各种装备齐上阵。其中,暖宝宝由于一贴即热、方便易带而备受市民青睐。不过,如果暖宝宝没有正确使用,这个“御寒神器”也会带来安全隐患。导报记者昨从中山医院皮肤科获悉,近期不少市民就因暖宝宝使用不当,发生低温烫伤等事件。
暖宝宝贴片卖到脱销
昨日,导报记者走访岛内多家超市、便利店发现,选购暖宝宝的市民很多,且大多是年轻女士。这些暖宝宝有全身贴、足底贴、暖宫贴等多种类型,每片暖宝宝的价格在一元多至三元不等。
“听说超级寒潮要来,这两天暖宝宝卖得都脱销了。”一家便利店销售人员透露,取暖设备就数方便的暖宝宝卖得最好,特别是这两天,每天都要补货几次。
“我一向爱穿裙子,可是又怕冷,所以冬天肯定买暖宝宝,贴在身上不一会就开始发热,很方便。”刘女士说,这样穿衣服不显臃肿又暖和,最多时她浑身上下贴了十片暖宝宝。
“你知道如果暖宝宝贴片使用不当,有可能会导致烫伤吗?”导报记者问。“自己注意点应该不要紧吧,有时是很烫,我就把衣物撩开不要贴身,不一会就好了。”刘女士如是说。
导报记者翻看暖宝宝贴片的外包装,大部分标注“孕妇及婴幼儿忌用”,也写明了不能直接贴在皮肤上、不能在睡觉时使用、不能在同一位置长时间使用。但在部分零售店里,也有暖宝宝贴片的外包装全部是外文说明,并没有中文介绍,也没有标明生产厂家、质量合格证等相关信息。
使用不当也有安全隐患
小小一片看似简单安全的暖宝宝,如果没有注意使用说明与事项,其实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天气太冷,给外婆买了一大包暖宝宝保暖,结果一晚过去,老人家肚子上烫红了一大片。”昨日,在中山医院急诊科,正扶着外婆接受治疗的小周告诉导报记者,外婆将暖宝宝与电热毯一起使用,结果导致烫伤。好在只是皮肤烫伤,并不是很严重。
中山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姜晓勇表示,暖宝宝虽然热源温度低,但在人体局部较长时间就有可能引起低温烫伤,这种烫伤约占了冬季烫伤的三分之一。“低温烫伤和高温引起的烫伤不同,刚开始并不是很疼,只是皮肤上出现红肿、水疱、脱皮等现象。”姜晓勇说,实际上,低温烫伤创面深的严重者甚至会造成深部组织坏死,如处理不当,还会发生溃烂,长时间都无法愈合。对此市民应引起重视,患有糖尿病、脉管炎或中风后遗症、长期卧床的老人尤需特别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