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
厦门人越来越爱出游
各项指数几近普降,还好有旅游指数,稍稍为整个调查报告提了提亮色。用调查团队人员的话说,“旅游一枝独秀!”不过,他们同时指出,海西旅游虽处乐观局面,但至今仍未形成产业链,“旅游不应只是旅游,它足以带动一系列产业。”
谈及如何形成产业,如何带动,调查团队以台湾为例,“他们有看房游和健检游,就是带着游客去看楼盘,去医院做健康检查,甚至去银行投资国际金融项目……照此思路,旅游就不只是游玩,不只是一个单独的点,它将成片成面。”
厦门出行意愿增强
第三季度我市旅游信心指数同比(较2010年第三季度)下降2.45个百分点,环比(较2011年第二季度)上升了1.13个百分点。其中反映我市消费者出行计划的旅游计划指数延续了之前的上升趋势,同比上升13.55个百分点,环比上升2.45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市消费者旅行意愿不断增强。
另外,反映旅游收入信心的指数值同比下降18.45个百分点,环比微降0.20个百分点,不过,这个指数仍然运行在乐观区域。
海西环比同比均升
从调查报告看,第三季度海西多个分项指数延续震荡下滑的态势,几近普降,海西居民的总体信心仍显悲观,经济发展信心更是首次跌入悲观区域。不过,旅游指数表现强势,其信心指数为108.25。其中,环比增长1.25个百分点,同比2.05个百分点。
调查报告分析,旅游的强势除了得益于暑期旅游旺季的周期性因素外,也得益于厦门在赴台、港、澳及东南亚旅游方面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有一点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海西居民对当地旅游收入的信心指数同比下降了17.95个百分点,说明持续走高的CPI减少实际收入,推高旅游成本,这已引起多数居民的担忧。
什么是信心指数
根据较严格的名词解释,消费者信心指数是对消费者消费心理感受变化的测度,它是通过居民住户调查搜集材料,采用一定的统计方法计算得到的反映消费者信心变动程度的指标,是综合反映并量化消费者对当前经济形势评价和对经济前景、收入水平、收入预期及消费心理状态的主观感受。
通俗地说,通过观察消费者信心指数的高低和趋势,可以清晰地判断居民的消费开支意愿变化和对未来经济的乐观程度。举个例子,地产信心指数反映的是受访者在一段时间内想不想,愿意不愿意买房,而不是房价的涨或跌。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