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闽南网 > 厦门 > 厦门房产 > 正文

成交量微跌房价继续涨 上半年厦门楼市剧情反转

  从限价房“试水” 到豪宅扎堆面市

  【剧情概括】抑扬并举

  【观者表情】悲喜交加

  作为平抑房价而出台的临时性政策,限价商品房供应演绎的剧情,无疑是“抑”。

  虽然只是“试水”,限价房在厦门的推行却是紧锣密鼓的。

  2月底,福建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协调小组与九个设区市政府签订了2011年住房保障工作目标责任书,厦门“领”下4万套保障性住房,其中包括限价房11200套;4月,《厦门市限价商品住房管理办法(试行)》出台;5月13日,首幅限价房用地以公开挂牌拍卖的形式顺利出让,位于翔安,销售限价5200元/平方米,预计最快明年上半年面市;7月1日,首批位于杏林的1092套限价房开始配售,均价只要5000元,仅仅3个工作日,申请人便已“破千”,达1160人。

  但调控之“抑”,还是阻挡不了市场规律作用下的“扬”。第二季度,随着岛内高价盘陆续面市,豪宅扎堆现象令人咂舌。

  不仅区域集中,工程进度相近,而且多为2007年东部高地价盘,调控之下,一度敛声屏气的高端住宅,在“新国八条”走过百日的5月,悄然涌起一波推盘潮。不禁让人感慨:放眼岛内皆豪宅。

  【记者点评】

  楼市“分层”深化中,拭目以待

  为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提供廉租房、社会保障性租赁房、经济适用住房,为非低收入无住房家庭提供保障性商品房。这是住房保障的“厦门蓝本”、“厦门模式”。今年在厦门提上议程的限价房、公共租赁房,和上述各类保障性住房一起,构筑了更为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

  据悉,今年年内,厦门4万套保障性住房将全面开建。此外,整个“十二五”期间陆续将推出的保障性住房总量也有了初步的规划,总体数量相当于过去5年商品房销售的总量。据此,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厦门楼市将发生逆转和分化——保障归保障、市场归市场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厦门市房地产协会副秘书长、城市年轮机构董事长张文彪的观点颇具代表性。他认为,楼市已呈现出“高管控、高保障、高地价、高房价”的特点,今后的商品房外部环境将发生变化,刚性需求将有更多替代产品,商品房市场也将发生更深层次的结构性分化——在高、中、低三个层次市场之上,建立理性的定价和交易机制。

  显然,正是在“分层”深化的背景之下,豪宅经营者不再低调。这或许也正是5月以来高端盘扎堆,自愿戴上“豪宅”脚镣独舞的原因所在。在幕后“操盘手”看来,金字塔顶端有压力也有机会——调控之下,不少实力购房者珍惜自己的购房机会,往往会选择一步到位,高端住宅的生机未必比中小户型弱;而后调控时代,购房者更加客观和理性,品牌房产的影响力也将更加凸显,同样为高端楼盘带来机会。

  从被持币观望

  到“挑斗”限购令

  【剧情概括】亢奋跌宕

  【观者表情】疑惑纠结

  需求急迫的改善型客户忙“卖一买一”,不急的,改售为租或收回自住,期待房价下调主动持币待购者有之,仍想出手却被戴上“限购”的紧箍被动持币待购者有之……纵观调控下的楼市动态会发现,楼市“围观”期,不少潜在购房者,在需求与降价预期间徘徊。

  虽然观望氛围没有以往几次调控来得浓厚,但购房意愿“给点阳光[最新消息 价格 户型 点评]就灿烂”的迅速升温还是让很多人感到意外。君不见,新“国八条”刚过百日,楼盘促销甜头只给了一点,购房者就扛不住了。一个实际的例子是,27岁的未婚女白领在看过数套二手房,又有了相中的房子被捷足先登的经历后,听说岛内一小户型楼盘推出优惠,加上赠送的面积,每平方米的均价只要15000元左右,当机立断,于5月买下了一套小两房。

  同样在5月,频频爆出热销的消息:万科[简介 最新动态]·金域华府[最新消息 价格 户型 点评]2期开盘3小时近九成房源被抢购,均价17000元/平方米左右的山水尚座1号楼销售近七成,均价24000元/平方米左右的宝嘉誉峰销售也近七成,国贸[简介 最新动态]天琴湾[最新消息 价格 户型 点评]二期湾海大宅开盘当日,成交均价在25000元/平方米左右,去化率也达55%。

  当然,以上成交量,比照官网数据,未必都能得到佐证,一方面由于网签数据的客观滞后,一方面则有难言之隐——不少属于“限购”范围内的购房者,得到开发商的许诺,采取分期付款、延迟备案的方式,打擦边球“挑斗”起限购令。外地人,没有社保或者个税证明,属于被限购人群,照样可以买房。早报记者随机走访了7个楼盘,其中4个表示可以对这部分人群“网开一面”。这同时也让厦门不少楼盘陷入“半成交”的尴尬。

  【记者点评】

  理性置业没淡市,量力而行

  虽然眼下众多楼盘的促销优惠力度并不算大,更难见降价的迹象,但是,购房者的购房意愿确实被调动起来了。业内人士表示,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购房需求依然旺盛,而这里所谓的刚性需求,既包含首次购房需求,也包含换房的改善性需求。

  “每次新政策出台后,都会经历一个缓冲期,购房需求从累积到爆发,也是一个正常的过程。”也有观点认为,从5月成交火爆的既成事实看来,这个缓冲期正在缩短,意味着购房者对政策消化的周期也在缩短。而只要把握量力而行的原则,市场冷热并不影响理性置业。

  事实上,比之前几次调控,“新国八条”之下,厦门市民的观望态度也有所不同,颇有“打酱油”式的冷幽默——一个名为“蜗居”的购房Q Q群里,群友听闻国八条出台,第一反应是“有用吗”,随后付之一笑;一名网友更是意味深长地发帖说:“2011年,形容房价比较贴切的或许莫过于《非诚勿扰2》中的一句台词:你买或是不买,价都在这,难涨难跌。”这便难怪购房意愿“给点阳光就灿烂”,延迟备案的双方心甘情愿上演“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肥皂剧情节了。

上一页 1 2下一页
分享到: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