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旅游 > 旅游攻略 > 正文

一种偶然的美好 闽南民间的滴水兽

来源:巴蜀在线 2016-10-18 14:49 http://www.mnw.cn/ 海峡都市报电子版

  滴水兽

  除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很自然地将探寻的目光转向西方的滴水兽。哥特教堂中有用于支撑穹顶的横向肋架,这些肋架同时是排除屋顶雨水的管道,那伸出建筑物的一部分,常被做成神秘的生物或者魔鬼状,也就是滴水兽。西方教堂的滴水兽直接运用于建筑主体,大多直接出现在屋顶之下。而在闽南地区,可以发现早期的滴水兽正是应用于山墙面,用于排除屋面的雨水。后来的滴水兽则多出现于番仔楼的阳台栏杆或是屋顶女儿墙下,作为西式风格建筑中重要的排水构件。

  闽南地区的滴水兽是中西方文化结合的产物。但是,这一解释仍有缺陷。基督教传入闽南地区的时间在19世纪下半叶,与滴水兽在建筑中实际出现的时间比较接近。可是通常来说,西方教堂兴建,建筑样式与当地文化产生融合,及至滴水兽的形式得到广泛认可和使用,并最终演变出中国化的造型,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因此,这一融合过程也许并未发生在闽南或是中国其他地区。

  在中国古代,兽类辟邪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即便到了滴水兽诞生的年代,这一情况也没有得到根本上的扭转。滴水兽出现的建筑往往属当地富裕人家所有。清朝末年是一个极为动荡的年代,大量闽南人被迫背井离乡,开启了新的“下南洋”时代。这里的南洋主要指菲律宾地区。凭借智慧与勤劳,这些人在南洋发家致富,将财富带回国内,修建家宅,同时也将南洋的建筑样式带回了国内。闽南地区“下南洋”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唐宋时期,当地人就开始了这一过程。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文化传播往往是单向的,即中国将先进的文化带入南洋,尤其是菲律宾地区。双方的交流大大改变了南洋当地的原始风貌。经过几百年的融合,当地的建筑样式已经接近于中国传统建筑样式。16世纪到17世纪,西方殖民者扩张的脚步到达了南洋地区。西班牙将天主教带到了菲律宾,同时也将西方建筑文化传入这一地区。在之后的一两百年时间中,中西方建筑文化在菲律宾地区不断融合演变,有了一种较为成熟的形态。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新一轮“下南洋”热潮,这些中西文化交融的建筑样式被带回闽南地区,滴水兽也随之诞生了。

  滴水兽工艺

  滴水兽的发展历程一直伴随着工艺的演变,从最初的灰塑、到琉璃与剪瓷、到水泥、再演变至今日的模具成型,实际上是一个由原始逐渐走上顶峰而又向下滑落的过程。

  早期的滴水兽为灰塑,现场制作成型,造型多变。主要材料为糯米汁及石灰等,混合后倒入现场制作的草模中成型。灰塑有时也在外部进行彩绘上色,完善造型。但灰塑滴水兽的灰浆直接暴露在外,容易受到雨水等外部环境的影响侵蚀。因此,后来剪瓷被用于滴水兽的保护和装饰。

  剪瓷滴水兽的形象是最为生动的,代表了滴水兽制作工艺的巅峰。剪瓷滴水兽建立于灰塑的技术基础之上,在其外部镶贴瓷片,完善并保护滴水兽的外部造型。剪瓷顾名思义,是一种使用瓷片的装饰技艺,瓷片来源于制碗工厂。当地匠人在制作之时会前往工厂以低价收购陶瓷碗件残次品,而后用特制的陶瓷剪剪碎,做出所需的造型,镶贴于滴水兽之上。剪瓷滴水兽的造型能够较好地表现兽的神态细节,同时也减缓了滴水兽受侵蚀的速度。

  在剪瓷滴水兽大量出现的年代,也有琉璃滴水兽出现,可以看作现代模具成型滴水兽的早期原型。这类滴水兽色彩艳丽,耐久性好,经过几十年的时间仍然如同新造一般。但这类滴水兽的数量较少,较为罕见。

  随着水泥的普及,滴水兽的制作也增加了新的选择。水泥代替了原有的石灰,制作工艺得到了简化,耐久度也有所提升。部分滴水兽的造型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由兽类造型变为了花朵造型。当然这样的“滴水兽”也失去了与兽类辟邪的联系。

  20世纪70年代后,预制技术开始普及,模具成型的滴水兽大量出现,但是在造型上只剩下了金鱼与狮子两种。现场制作变为了陶瓷预制成型,工艺退化明显。时至今日,现场制作滴水兽的工艺已经基本失传,而掌握剪瓷技术的匠人也消失殆尽。如今,使用滴水兽的建筑越来越少,模具成型的滴水兽仍可以在泉州关帝庙的鬼市上见到,以低廉的价格售卖。

  滴水兽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演变,在今天逐渐走向没落,除了工艺的退化,功能性的丧失也是主要原因。科技的进步以及人类对自然的了解,让人们不再依赖神灵的庇佑来对抗自然,兽类辟邪自然失去了自身存在的意义。即便闽南地区,人们信仰虔诚,保留了大量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但是民居与宗教建筑的区分却愈加明显。宗教建筑保留了传统官式建筑的样式,日趋富丽堂皇,屋脊上的走兽也不断增多,建筑的排水却仍是传统的自由排水做法,并未应用滴水兽。而民居则走向简洁,功能性更加突出,装饰元素趋于消亡。滴水兽的功能被更有效的排水管道取代之后,便逐渐消失于现代民居之中。

  滴水兽的诞生是一种偶然的美好,它见证了中西方文化神奇的相遇,见证了下南洋那段艰辛的奋斗史,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传承。但在今天看来,或许滴水兽不会有下一个一百年来述说它的故事和它的美丽了,因此,我们才显得格外幸运,能邂逅这样的巧合。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惊蛰时节怎么养生?这样“捂、吃、按、动”
  • 2025年2月3日立春具体时间 今天几点几分打
  • 为什么连续五年没有“大年三十”?会影响过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舞剧《海的一半》在泉州大剧院召开首演前新闻发布会(视频)
    舞剧《海的一半》在泉州大剧院召开首演前新闻发布会(视频)
    《海的一半》来泉州啦!(视频)
    《海的一半》来泉州啦!(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厦门市智能医疗器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厦门市出台扶持粮食生产若干措施实施细则 见证世界顶尖高手逐鹿 世界田联钻石联赛 未来几天厦门雨多气温高 体感较闷热 厦门港古雷港区新项目完工 增加散货运输 城中村向高质量城市社区转型 湖里浦园社 最高两万元 厦门市今年首批汽车报废更新 厦门地铁集美大道站开放连接通道 直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