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是一门精修课,精细化的管理、科技化的栽培,才能更好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返乡创业的石鼓镇乡贤高伟民说。
高伟民出生在石鼓镇吾江村 ,从小耳濡目染传统农业耕种方式,深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艰辛。长大后的他,走出家乡石鼓,迈入科技农业的领域,他深刻地感知到了科技的力量,他暗暗立下誓言,坚决把科技学入脑、技术带回家、带动村民致富、助力家乡振兴。他就是这样一位“信誓旦旦”的“新农人”,用实际行动“带着技术”返回石鼓镇创业,助力家乡乡村振兴。
一次“偶然”造就“技术达人”
199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去黑龙江,发现黑龙江的芦柑和大葱市场价格远高于永春县的价格,但是质量却不如家乡永春。高伟民无意间通过报纸了解农业各方面科技的创新,他猛然发现科技的巨大“威力”。从这时候开始,他开始钻研农业技术。
传统的土壤种植,犁地、换茬、除草等工序繁杂,农民付出的劳动非常艰辛;化肥包含的有机质和微量元素少,使用化肥种出的蔬果“中看不中吃”……20世纪90年代,如何克服传统农业种植的一系列弊端,成为高伟民努力的重要目标。
1997年,他开始使用木屑、稻草、谷壳、河沙等,经过高温消毒、发酵处理形成基质,减少病虫害。充分利用农业生产各环节的废物,如鱼池废水等来进行循环农业的发展。另外,他还发展无土栽培农业。这样一来,既不用翻地除草,又节省了人力物力,种出来的蔬果还具有品质高、口感好的优点。2000年他深入学习以色列滴灌技术,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他研究的《圣女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方法》《奶油草莓的立体栽培方法》《一种鱼菜共生的栽养系统》等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14年,高伟明被评为泉州市优秀农村人才,2015年获得市五一劳动模范,2018年获得全国农业劳动模范表彰。
一心“回乡”成就“创业达人”
“我的家乡石鼓是个很美的地方,那里水美田肥,还有一群热爱农业的家乡人。我就想回到家乡,把我的技术应用在家乡土地上,为家乡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高伟明说。
走进位于永春县石鼓镇的一处设施农业大棚,累累硕果带来了丰收的气息,昭示着新一年的丰收。站在大棚中间的正是永春县康绿隆果蔬有限公司负责人、生产技术员高伟民。
“采用无土基质栽培,不用翻地除草,节省人力物力,并且基质栽培可以加入固体有机肥,矿物质、干物质含量高,种出来的蔬果口感好。”高伟民介绍。
回乡后,高伟民在永春县石鼓镇建设平原和高山果蔬生产基地,利用四周良好的植被环境与优质水源,通过建设生产大棚、配套先进设施、引进优良品种和应用科学栽培技术等措施生产优质果蔬,年产果蔬达60万斤以上,使生产出来的果蔬达到绿色食品的标准,大大提高了公司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
2013年,高伟民在石鼓镇社山村建设4万多平方米温控设施的食用菌基地,年产量达150万斤,丰富城乡居民的菜篮子。创业期间,他仍不间断地钻研无土栽培技术,推动了无公害蔬菜的发展。
如今,康绿隆果蔬有限公司已经是一家现代生态型果蔬无土栽培农业企业。现有设施大棚5万平方米,年产果蔬100万斤以上,产品主要供应永春及周边县市。公司已培育形成独具“设施温控大棚”有机生态型的特色品牌,成为永春县现代农业龙头企业,被省科技厅列入“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基地”、市科技局列入“闽台果蔬战略联盟成员单位”。
一起“解惑”成为“家乡红人”
“在土壤种植的情况下,茄科植物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容易受病菌侵袭,引起青枯病,而通过基质栽培,基质经过灭菌,没有这个问题。”高伟民向前来请教的朋友介绍,“基质种植营造了更良好的根部环境,并且肥料利用率是土壤种植的两倍,用水仅为土培的1/3左右,节约人工,产品也更洁净安全卫生。”高伟民积极传授知识,助力于培育新农民,与高校相关专业分享经验,增加认识和实践。
自返乡创业以来,他就一跃成为“家乡红人”,不少邻居、周边乡镇、农业公司乃至江西省同行“慕名而来”,亲自前往“取经”。高伟民从不藏着掖着,有问必答,将自己的经验无偿分享给大家。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卖、带动农民富。”在高伟民的带动下,石鼓镇农民纷纷采用无土栽培,实现成本低、病害少、果蔬品质好、销售渠道宽。
“自从我学了新的栽培技术,亩产增加了将近一半,价格也变好了,收入将近翻了一倍。”石鼓镇社山社区一位村民笑呵呵地说。
他在实践中不断传授新的技术,培养石鼓“土专家”,直接推动了永春县无公害蔬菜的发展,带动了周边一大批群众增收致富,在农业劳动实践中发挥了显著的模范引领作用,成为新时代农民的典范,是一名名副其实的“新农人”。
但是,高伟民前进的脚步并没有停下,始终牢记“要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
“我们正在打造一处观光农场,建设封闭式循环水养鱼,发展种养循环农业和设施农业,引进种植台湾爱文芒果、金秋砂糖橘、沃柑、脆皮金橘等蔬果,打造四季都有瓜果飘香的魅力观光胜地。”高伟民说,他的眼里都是光芒,是对家乡石鼓的热爱,是对农业的热爱,是对技术的热爱。
高伟民表示,他将在石鼓镇继续迈开奋斗的步伐,提升现代设施农业水平,发展农产品加工、农业旅游等上下游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农业发展的“幸福指数”,助力石鼓镇乡村振兴,带动农民致富。(廖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