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泉州 > 泉港区 > 泉港新闻 > 正文

姓“福”村的幸福事NO.13│泉州泉港福炼社区:新老泉港人的理想“宜居梦”

来源:闽南网 2022-09-06 18:03 http://www.mnw.cn/

  【开栏语】

  世遗泉州的“福”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据不完全统计,泉州带“福”的地方多达600多个,这些“福地”遍布全市。每个“福”地都是“福”文化的一抹缩影。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泉州人的血液中流动着爱拼敢赢的基因,带着“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的信念,他们用双手奋斗出幸福生活。

  当姓“福”村遇上幸福事,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即日起,泉州市委网信办和闽南网联合策划推出系列报道——《姓“福”村的幸福事》,为你讲述“福”地的故事。

  闽南网9月6日讯(闽南网记者 陈玉玲 洪方博涛 文/图/视频)建于上世纪90年代,泉州市泉港区后龙镇的福炼社区颇有名气,承载着许多人的美好回忆。作为“惠北”第一座城(当时泉港隶属于惠安),社区环境优美,是孩子们周末玩耍的首选。30多年后,昔日的标杆社区魅力依旧,成为众多新老泉港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近年来,随着农转居、外来务工人员的增多,社区积极探索宜居社区的建设,开展老旧小区改造,提炼了“福链万家”的党建品牌,最大限度提升社区的品质功能,以期把幸福“链接”到千家万户。

“福链万家”的党建品牌

社区航拍图

建成30多年 老小区变身新社区

  福炼社区前身叫福炼小区,其历史可以追溯到30多年前。

  1989年,原中国石化总公司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合资成立福建炼油厂。1991年,小区作为福建炼油厂职工生活区配套工程开工建设,这里曾是福建第一代炼油人扎根泉州的场所,留下了很多炼油厂的回忆。把时间拨回那个年代,小区里整齐的楼房、整洁的环境令人眼前一亮。每逢周末,很多孩子们成群结队,骑着自行车来玩耍。

  2018年,福建炼化公司全面移交泉港生活区物业管理职能、市政设施以及公共消防职能,小区管理主体变成后龙镇人民政府。2019年,“三公一业”正式移交后龙镇管理,后龙镇随之在此成立社区组织,福炼小区变身福炼社区,进入新的管理阶段。

新建的社区办公场所

  逐渐“年长”的福炼社区,也面临着管理散乱、设施破旧、环境脏乱等问题。为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泉港区将这一老旧小区的改造列为重点民生提升项目,把供水供电管线改造,停车系统、安防系统建设,公用区域缺损设施修复,小区景观提升,消防管网修复、楼栋外立面提级改造,新建便民服务中心等工程提上了日程。

  经过三年多的改造建设,老旧社区不仅焕发新颜,功能更加完备。

  “老旧小区的改造,远不止于此。”社区负责人刘俊辉透露,接下来还将开展道路“白改黑”、充电桩建设、小公园提级改造等项目,从“小细节”入手,进一步增加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生活配套齐全 迷你版“小城市”

  在福炼社区,共有60栋居民住宅楼,生活着5000多人,辖区内医院、幼儿园、小学、公安分局、影剧院、文化宫、体育馆、养老中心等一应俱全,如同迷你版的“小城市”。

居民家门口就有小学

  改造后的社区楼房整齐划一,是居民们温馨的港湾。行走在各个场景里,处处涌动着人间烟火。

  下午4点多,社区一隅的刺桐红康养服务中心,传出阵阵音乐和歌声,老人们齐聚在大堂里唱歌。负责人刘燕真说,中心于今年2月份开放,设有300张床位,老人们拎包入住,就能在这享受舒适的养老生活,实现“老有所养”。

刺桐红康养服务中心

老人们聚在一起聊天、唱歌

  傍晚时分,福炼公园的步道、健身器材上,家长和孩子们悠闲地聊天、散步,在一起拉拉家常、舒展筋骨,生活好不惬意。

不少居民在公园里休闲

  上周末,在社区生活、工作的人又迎来新的“打卡点”——汇聚南北方美食的邻里食堂,尝试开门营业,受到厝边头尾的追捧。相关负责人介绍,邻里食堂功能齐全,还配备了茶室、书屋、家庭厨房等共享空间和托管托教等便民机构,特别是专设了“长者用餐”和“老弱送餐”等公益项目,居民们不仅能品尝美食,还能休闲放松,享受各项福利便利。

孩子在平安建设体验馆学习

  对孩子们来说,社区里的“福链万家”平安建设体验馆,也是寓教于乐的好去处。遇到火灾怎么办?地震来了如何处理?如何辨别毒品?怎样遵守交通秩序?这些安全知识就藏在生动的语音互动、3D动画、VR场景体验里。

新老泉港人扎根 实现“宜居梦”

  新社区华丽变身、功能齐全,给居民们带来新体验。

陈宝如一直住在福炼社区,感觉非常幸福

  今年32岁的陈宝如一直住在泉港。谈及社区的变化,她直言“我住在福炼社区,感觉非常幸福”,不仅环境日益改善,还新建了党群便民服务中心,在家门口就能解决很多事。”

张梅琴从小在福炼社区读书,还在这成家

  从小,张梅琴就在福炼社区读书,还在这里组建了幸福的五口之家,生活其乐融融。“老大在泉港第二实验小学读书,老二在上福源幼儿园。”张梅琴说,孩子上学只要走几步路,学校门口还修建了挡风雨、烈日的社区“清风邻里长廊”,方便接送孩子的家长,“细节贴心、社区宜居”。

邓卫波在福炼社区生活了10多年

  对此,新泉港人也感同身受。

  老家在湖北的邓卫波,是福源园林公司的项目经理,在福炼社区生活了10多年。2011年,他作为技术人才引进,第一次来到福建。来了一趟福炼社区,他就做出了举家搬迁的决定,把老婆、孩子一并接了过来,一家人在泉港定了居。

  除了社区功能完善,他最明显的感受就是治安变好了,住在这里有安全感、有归属感。

  前几年,买车的邻居多了起来,因为建设早没有规划停车用地,停车成为难题。了解情况后,社区投入资金把一块闲置的空地改造成停车场。停车场建起来了,邓卫波也受益。他称赞,福炼社区很宜居,生活中的大小事都很便利。

情系邻里 福链万家

  近年来,福炼社区党支部以“党建+邻里”为抓手,推动服务力量下沉、治理触角延伸、资源要素凝聚,着力提升小区治理能力、服务能力,实现了社区的“由乱到治”的转变。

  在社区管理、服务方面,社区还创新推行“红色积分”引领社区治理机制,引导驻区单位、党员群众主动参与积分管理、认领服务项目;开发“红色积分超市”智慧系统,核发“红色积分卡”,可用积分兑换相应物资、荣誉,结盟社区商家和服务机构兑现积分成果运用,充分调动了驻区单位和党员群众互联互动、共驻共建的积极性。

  依托驻区单位的志愿者,社区打造了一系列活动品牌,如情暖夕阳、邻里文化节、点亮微心愿、周末党群便民大集市、邻来帮、大地美容、四点半课堂、义诊送健康,志愿氛围浓厚。

施琼霞介绍社区情况

  后龙镇党建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组织干事施琼霞告诉记者,为提升治理能力,社区提炼了“福链万家”的党建品牌。其中,“福”是社区治理的目标,是为社区居民谋福祉;“链”是指通过红色积分引领链、精细服务供给链、和谐邻里共治链统筹,提升社区的治理效能;“万家”则是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她表示,后龙镇和福炼社区组织将不断完善功能,力争把幸福“链接”到社区的千家万户。

  福炼,已成功蜕变为一个有品位、有温度、有活力的城市化多功能新型社区。

责任编辑:凌芹莉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频道推荐
  • 斩获全国亚军!泉州市城东中学啦啦队闪耀全
  • 配套再完善!泉州中央商务区一批项目迎来新
  • 泉港区举办“厚植家国情怀 墨韵礼赞泉港”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泉州台商区党工委主要领导调研物业管理提 金奖总数全国第一!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 蒋欣为穿礼服控制饮食到痛哭 称从小就健 德化县县长吴志朴到挂钩联系社区党组织( 王传君获封东京电影节影帝 发言感谢白百 最高补助300万!漳州出台支持“圆山创新 织密“安全网” 漳州台商区防洪排涝提升 S508线云霄段综合提升工程圆满收官 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