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会做这个梦,梦中在家找到一张订报票据,第二天妻子抱回一打海都报。”订报15年,漳州市区读者叶聚林偶然断订,觉得像没吃饭一样。15年来,海都还见证了他陪女儿读报、成长,深藏其中那不轻易言说的爱。
叶聚林和女儿
那一年
海都相伴15年 父女天天争看
想起当年订阅报纸的情形,叶先生念念不忘一位送报大哥。那是1999年,一位50多岁的送报大哥上门推荐海都报,订报还送把很大的雨伞,他和邻居一人订了一份。送报大哥骑辆自行车,做事麻利,非常敬业。有一次,叶先生家没拿到报纸,他一个电话过去,送报大哥马上就送过来了。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就见不到送报哥了,“很遗憾,至今都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
家里订报后,叶先生的女儿就捧着报纸不离手,放学回来先问报纸放哪。“起初以为是小孩拿着玩,后来留心观察,她真的看报,很入迷,沙发上、地板上、饭桌前、厨房里、阳台上……在哪都能看得很起劲。”当时,女儿刚上小学,叶先生和妻子还挺惊讶的。
上大学前,叶先生的女儿中午放学回家,要是找不到报纸,还会闹小脾气。到了饭点,父女俩一人一张报纸,看得认真,妈妈时常催促吃饭,急了还会挖苦“就你俩识字啊”。
多年前,叶先生因为工作需要去深圳,放暑假的女儿随去。他嘱托小区工作人员,一定要帮忙把海都报都收起来。回来时,父女俩都会抱回厚厚的报纸,认真看起来。
聊起对海都报的初印象,父女俩都对《特别报道》版面念念不忘。小叶说:“一般人看报,会先看首页,我们是先翻到最后一页,那里以前都是一整版的重点新闻、国内大事,看起来真的很过瘾!”
2011年,小叶认真读报,被爸爸拍了下来
那个人
女儿读报照片 让他想续前缘
叶先生喜欢摄影,女儿却不喜欢被拍,见她看报入迷,正是好机会。他常趁女儿不注意,拍下来做纪念。
本月初,叶先生整理老照片时,看见早年的镜头下,满满的是爱看海都报的女儿,让他不由心生感慨,海都报断了快一年了。原来,2014年底,叶先生几天等不来报纸。又过了段时间,他找来订阅收据,才发现到期了,工作人员一时没有打电话来咨询是否续订,这才断了订阅15年的海都报。
“一天看不到报纸,总觉得缺点什么。”多年来养成的读报习惯,已经成为家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毫不夸张地说,就像一天不吃饭没有营养,快虚脱了一样。”为此,他常跑到老邻居那,抱回一大叠报纸来看。
前不久,通过网络留言,叶先生和海都记者取得联系,说起他们父女俩和海都报的缘分,希望再续前缘。
如今,女儿在银行找到了好工作,叶先生觉得,这也离不开多年读报积累,提高了阅读能力。
那份情
不可缺席的陪伴 是最长情的告白
采访期间,叶先生几次问记者:“我说的这些,对你们有用吗,很普通吧?”他总觉得说出对报纸的依赖、情感这些事太平常,别人也许会说装文艺。“但是不说我也难受,因为读报真的好,想让更多人知道。”
叶先生特别感慨,接受采访后,好多对海都报的情感回忆涌了出来。前几天,他竟然做了一个梦,真真切切地,无意间翻到一张新的订阅收据,一问是老婆把报纸订上了。
有感于叶先生对海都报的痴迷,我不禁想,对每一份报纸,走进千家万户只是个开始,走进人心才算有未来。在叶家,海都报见证的是一位父亲对女儿不轻易言说的爱。从幼儿园到高中,再到大学,一路记录下的相片,里头有女儿的专注,也有一路相伴的海都报。而这只是众多海都订户的一个缩影。
有人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15年,5000多天,海都报陪伴叶家父女俩的过往,那份情不是说放下就能放下,就像习惯了每一天要和老朋友见面,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一如阳光、空气,我们也希望,能够继续成为您生活中不能缺席的存在。(海都记者 吴芳 郑娟娟 戴江海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