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闽南网讯数据显示,每年4月到7月,心理疾病患者比平常多出40%,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青少年学生(详见本报22日A9版报道)。害怕考试,一遇上大考,男孩就容易发烧;紧张健康,一点小毛病,女子老以为患重症……昨天上午,本报特邀鲤城海滨新门社区,蜜多心健康咨询服务中心2名专家,坐镇海都热线通968111,为读者排解心理困扰。
两个小时,近20个热线,除了升学压力受关注外,还有不少人诉起生活中的烦心事。
一家长:每遇大考儿子就生病
心理咨询师黄老师支招:平常化对待孩子,学习生活一起抓
昨天上午9点开始,968111心理专家专线热了起来,近半热线是孩子家长找专家支招来了。
苏女士:“我儿子一碰到大考就发烧,不知道咋回事儿……”电话一通,苏女士迫不及待地和心理咨询师说起了困惑。苏女士的儿子今年上高三,夫妻俩为避免给孩子造成太大压力,甚至都不怎么敢过问孩子的成绩。
让苏女士不解的是,每次一到大考,儿子就一定会感冒、发烧,总是在节骨眼儿上生病。“从初三到高三,每次都这样!”眼看就要高考了,苏女士急得不行。
分析:苏女士小孩这种状况属于非常典型的自身防御机制。
父母平常刻意不过问学习成绩,什么家务活儿都不让孩子碰,每次大考前关切备至——无形中,给孩子造成了更大的压力,让他感觉“你只要把成绩考好就行了”。孩子害怕考不好让爸妈失望,潜意识里会逃避,生理上也会有相应的应激性反应,生病就是其中一种。
建议:苏女士夫妇应该学会更平常化地对待孩子,让他知道除了学习成绩,生活技能等各方面也都很重要,给孩子适当的空间,从压力中释放自己。
匿名家长:儿子小彬(化名)最近迷恋网络,回到家也不怎么爱跟父母讲话,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小彬今年上初一,性格比较内向,他这是不是有网瘾了,该怎么办?
分析:小彬刚升初中,面临着学习任务和环境的转变,在学校与新同学可能一时间也没能处理得太好;回到家,觉得跟爸妈也没有共同语言,最终只能上网宣泄情绪。
建议:小彬父母要学会与儿子沟通,多培养两代人间的共同话题。
多关注儿子的同伴关系的发展,另外在限制孩子上网这个问题上,也要妥善处理——比如,双方通过约定,慢慢减少上网时间,做完作业或周末可上多久网,等等。
一女子:担心自己患了重病
心理咨询师张老师:多做些喜欢的事情,转移注意力
小萍(化名):我心里很难受,老是怀疑自己得了什么病,经常会想象自己是不是生了什么病。
以前听说,艾滋病人牙龈容易出血,前几天,刷牙时嘴里流了血,成天忐忑不安。这两天,皮肤长了小疙瘩,害怕是不是什么皮肤疾病……几乎一碰到身体不舒服,或是听到一些疾病的信息,就往自己身上联想,越想心里就越难受。
分析:小萍很在意身体健康,性格又比较敏感,才会经常害怕自己患病。
建议:别太紧张,两种方法缓解自己:第一,花一段时间,把经常想的问题,想个彻底,设想最坏结果,以后再想起来就不会再害怕;另外,经常做一些喜欢的事,转移注意力。
30多岁的强阿(化名):工作、生活压力大,常年心情烦躁,这几年来,几乎没有一天开心过,做什么事都没耐心,感觉活得很累。自己性格内向,很没自信心,自以为是抑郁症,到很多地方检查,吃了很多药都没效果。
分析:强阿正处于壮年,是家庭的顶梁柱,工作、生活压力大,才会令他感到很累。绝对没有患抑郁症。
建议:要变换看事情的角度,同一个事从好的一面去看待,人的心情就会好很多;经常做体育运动,对改善心情有帮助;最后,如果遇到心情不好,可以写在日记上,日记就是很好的倾诉对象。(本网记者李秋云 林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