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闽南网讯 今年,泉州教育工作的重点是坚持教育公平,全力破解“择校热”、“入园难”、“校园安全”等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推动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匹配。
2012年泉州市教育工作会议昨日召开。泉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少萍,、副市长周真平等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教育工委书记陈庆宗主持会议。
黄少萍指出,各级政府落实加大教育投入的各项政策措施,要做到“三确保、两落实”:确保全市财政教育支出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比重达到21%,确保义务教育经费达到法定“三个增长”,确保从土地出让净收益中计提10%的比例作为教育设施建设资金;落实按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3%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专项用于教育事业;落实城市教育费附加中应有不少于30%的比例,用于职业教育。
【关键词】教育公平
按照泉州市政府颁发的《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书》,全市今年将实现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其中5个区(市)实现基本均衡发展,鲤城和石狮将通过“教育强区(市)”省级评估验收。
市长黄长萍在会上强调,“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要保障城乡学生公平受教育,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公平受教育,保障困难家庭子女公平受教育。
解读一:5个区均衡教育资源
今年全市要新增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290所,其中中学70所、小学220所。鲤城、丰泽、晋江、石狮、泉州开发区等5个区(市)在基本完成学校标准化创建任务的同时,要均衡配置教育公共资源,努力在办学条件、管理水平、办学质量等方面实现均衡发展,确保通过省级基本均衡评估验收。其他8个县(市、区)今年应实现初步均衡的目标。
继丰泽区作为试点单位首个通过省政府“教育强区”评估验收后,鲤城、石狮在今年将完成“教育强区(市)”创建工作。
解读二:全面推行小片区管理
去年鲤城区在开展办学共同体建设的基础上,进行义务教育组团式小片区管理试点,将现有30所小学划分为4个组团、8个小片区,以优质学校为龙头捆绑周边一般校,实现片区内“师资互派、资源共享、统一教学、捆绑考核”目标。今年,各县(市、区)要推进人口集中城镇学校扩容增量,加快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行小片区管理模式。
同时,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充分考虑学生上下学方便、交通安全、寄宿学校条件等因素,慎重对待学校撤并。
解读三:支持异地高中教学班
至2011年,我市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达26万人,占全省38.6%,占全市该学段学生总数的1/3。这26万学生中,有12.9万人在晋江入学。各县(市、区)要学习、借鉴晋江等地的成功经验,坚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原则,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异地高考方面,晋江市创办的“川渝皖赣湘鄂贵”六省一市籍学生高中教学班,满足外来工子女在晋江就地接受与所属省份高考对接的普通高中教育。
解读四:新增2个教育实事项目
今年,泉州市新增2个惠及农村贫困学生的教育实事项目,即从秋季起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免交作业本费,实现上学零费用;启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寄宿生营养改善工程,提高寄宿生生活补助。
市长黄少萍表示,要继续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提高助学标准,不断增加受益面,实现公、民办和各学段的学校全覆盖。
【关键词】择校热
2012年,泉州市幼儿园将招生9万人,小学招生9万人,初中招生7.3万人,普高招生3.8万人,中职招生2.5万人(不含培训折算生数)。
由于教育资源不均衡,近几年“择校问题”成为泉州教育一大热点、难点。据了解,“十一五”以来,泉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减少了21%,而中心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却增加了30%以上。
解读:加快“一校多园”建设 解决“超大班额”问题
目前我市义务教育学校班生数66人及以上的“超大班额”的班级有310个班,在全省排第三;晋江市尤为突出,有212个班。城区和城郊的中小学要想办法扩充办学容量,按标准规划新建扩建一批学校,以缓解一些区域存在的超规模大班额办学的突出问题。
鼓励优质学校在城乡之间组建教育集团,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在优质高水平师资配置、仪器设备更新补充、评优评先指标安排、生均公用经费下拨、教育教学业务指导等方面,向农村学校、新建学校倾斜。
重点加快城东、东海学园和江南七中新校区等优质学校的”一校多园”建设以及集团化办学改革,其中城东学园年底要基本建成;推进东海学园在完成校园总体规划和校舍设计的基础上抓紧近期组织施工。支持南益集团在东海宝山社区捐建泉州师院附小分校。
【关键词】入园难
2012年,泉州要求农村每个乡镇、城市每个街道至少要有一所公办幼儿园。
解读:新、改、扩建70所公办园 支持普惠性民办园
今年,全市新、改、扩建70所公办幼儿园,其中新建12所公办幼儿园,改扩建58所公办幼儿园。
这70所幼儿园中,力争46所公办园建设项目纳入省计划,并从70所中选择30所作为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市级财政补助1500万元。
对符合办学条件、利用国有或集体资产举办的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依法依规确认为公办性质幼儿园。
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面向大众、提供收费较低的普惠性幼儿园。对符合规定要求的民办幼儿园,实行省财政生均补贴标准,鼓励县级财政给予配套补助。
同时,住宅小区开发必须配套建设幼儿园,并将这类幼儿园收归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管理,多渠道扩充学前教育资源,努力缓解“入园难、入园贵”问题。
【关键词】校园安全
解读:今年将更换320部未达标校车
今年是实施校安工程的关键年,按照全省的统一部署,泉州今年要完成的在建项目和新建、加固校舍30万平方米,全面完成中小学样舍安全重建任务,确保孩子人身安全。
校车方面,今年要完成省里下达的320部现有未达标校车更换国标专用校车,省财政对各县(市、区)每车更新补助2万元,各地也要安排相应的配套资金。全面开通农村寄宿学生周末班车,在全市所有农村寄宿制学校且道路符合安全通客车条件的县(市、区)全面开通学生上下学周末接送班车,周末学生班车要延伸到所有通客车的行政村。 (本网记者 李晓蓉 黄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