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
央视再度两次聚焦泉州
讲述中国水密隔舱
福船制造技艺传承
以及报道2025泉州时尚周
开幕秀上演
中国水密隔舱
福船制造技艺传承
云驶星驰 向洋而生
《智在匠心》第二季
今日播出最后一集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
传承人刘细秀
与华侨大学(泉州)
工艺美术研究院研究员林配宗
共同讲述中国水密隔舱
福船制造技艺的传承故事
↓↓↓
有海必有船,福船是重要载体,海上的生活运输、商品交换、文化交流,都是通过福船来实现。
四大名船,福船排在第一,其特征是前头翘,后头翘,上面平,下面跟刀形一样,能破浪,既适合于远洋,也适合于战船。船又大,尺寸又长,载重量又高,几千吨的都有。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郑成功战船、郑和宝船都是战船改造用于运输。不管多大,福建造的船就是福船,正所谓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有靠海的地方都可以造船。
在泉港区峰尾镇,黄氏造船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自初中毕业后,林配宗便跟父亲出去打鱼,自此在船上颠簸了头尾十年时间。
上世纪90年代,林配宗所在的船在济州岛遇到16级台风,船舵掉了,海浪不断侵袭,但福船依旧如不倒翁一般,助全船人渡过难关。
“水密隔舱”这些技术由中国人发明的,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这项技术的第一个特点是外面水密,里面是隔舱,如果一两处漏水没关系,船内前后还有隔舱,就能够保持浮力不会下沉;第二个特点,隔舱板越多以后,强度是增强的;第三个特点则是货物好管理。
每一个工种都很重要,工匠必须要为生命负责任。桐油灰塞缝的师傅,把我们的天麻(竹丝)然后用树上的桐油、海蛎壳三种糅合在一起,然后用锤子给它塞进去,铁钉再给它钉住。铁钉是有讲究的,不能两个铁钉垂直打,交叉地钉下去才会平衡,对着铁钉一定要垂直再敲。一艘船其实也是有生命的,你跟它在一起的话,你就会感觉它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2010年,宁德、晋江、泉港捆绑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做大船,成为了最好的宣传广告——2021年的时候,一艘十四米的福船制造完成,如今放置在泉港高速路服务区里面;到了2024年,一艘郑成功战船打造完成……
有一句话叫做“择一事,终一生”造船老匠人用古老图纸仿制以前福船的船模。他想用新型材料与传统造法结合,发扬传统帆船技术。
像以前凭借着先辈智慧乘风破浪,凭借着眼力看到星星辨别方向,靠着一代一代传承的航海簿,走到整个沿海的地方。下一步,林配宗想利用新型的材料与老旧的造法相结合,来发扬传统帆船技术。
2025泉州时尚周
开幕秀上演
17日
央视《新闻直播间》播出
《福建泉州:海边时尚秀
打造时尚消费新场景》
报道2025泉州时尚周
开幕秀上演
前天
在福建泉州上演了一场
本土品牌的海边时尚秀
落日余晖中
依海而建的T台上
展示了重工牛仔
法式街头风、电影复古风
等多个系列的服装
海天自然风光与舞美交织
渔港的海风和潮声与时尚交织
传统与现代碰撞
呈现出别具一格的时尚潮流
据了解,当地计划
建设30个时尚消费街区
培育100个网红打卡点
打造时尚消费新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