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以赴拼经济
产业升级提质增效
6月底,泉州市1—5月经济成绩单出炉: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民营制造贡献突出——
行业增长面继续扩大。1—5月,全市36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0个行业规模以上增加值实现正增长,行业增长面达83.3%;
新质生产力持续领跑。1—5月,全市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3.4%,机械装备产业规模以上增加值增长17.2%,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以上增加值增长14.0%;
民营制造活力快速恢复。1—5月,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制造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0.8%,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1.9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是泉州经济发展的特色所在、活力所在、优势所在。泉州聚焦创新和发展“晋江经验”,全力以赴大拼经济、大抓发展,打造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标杆,为新福建建设贡献力量。
在石狮新远辉化纤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涤纶丝包装车间,化纤产品自动包装、自动打包,随后,机器人又将其自动码垛成型,全程无需人工干预。李荣鑫 摄
泉州市推出支持民营企业加快科技、创新、人才、开放、绿色发展等若干政策,即“1+N”政策体系。其中,“1”是泉州市委、市政府出台的《贯彻落实福建省推动民营经济创新发展若干措施的工作方案》;“N”是围绕实施“抓项目、促发展”系列专项行动,出台N项扶持政策措施,拿出“真金白银”坚定企业发展信心。
泉州市深入实施“抓项目、促发展”系列专项行动,打好“强引擎、建载体、铸链条、提存量、拓增量”组合拳。今年初以来,泉州把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作为战略性先导工程,成立文旅经济、港口发展指挥部,承办全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召开内外贸大会、500强专场招商,1—6月签约项目731个、总投资4578亿元,开工项目940个、总投资4959亿元,组织实施亿元以上增资扩产项目517个、总投资3377亿元。
近日,省工信厅公布2024年第五批创新型中小企业名单,全省共291家,泉州市75家企业入选,数据居全省第二、占全省25.8%。创新型中小企业是优质中小企业的基础力量,也是“专精特新”企业的后备库。
今年初以来,泉州市加快传统产业升级焕新和未来产业培育壮大,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专项行动,开展专精特新培育计划,获评国家创新型城市、“科创中国”试点城市,新入选2024年度国家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拥有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27家,累计培育国家级、省级、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分别达10家、28家、72家。
此外,泉州市还大力推进企业挂牌上市工作,实施企业上市“刺桐红”三年行动等一系列政策举措,大幅提升奖励力度,市县两级上市最高奖励达2700万元。同时,在全省率先建设市县联动、跨县域协作的企业上市服务咨询线上平台,为上市企业和拟上市企业提供“一站式”咨询、协调、调度服务。目前,泉州市已有115家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居全国地级市前列。
经过多年培育,目前,泉州全市工业企业超7万家,规上工业企业7035家,数量居全省首位;中小企业梯次成长,拥有创新型中小企业111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2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7家,数量均居全省前列;实施绿色数字技改专项行动,推动企业从机器换工向产线自动化、流程数字化升级,全市超5400家规上企业上云、用数、赋智,获评智能工厂和优秀场景数量居全省第一。
大力发展制造业的同时,泉州还全力推动旅游业发展。在去年实现旅游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的新台阶上,今年泉州向着“全国最具烟火气旅游城市、世界海丝多元文化旅游目的地”,用6000余场各类文旅活动走好“长红”之路。今年春节和“五一”假期,五湖四海的游客慕名而来,泉州接待游客总数量、增速及旅游花费增速均居全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