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9月7日讯(闽南网记者尤燕姿通讯员王月清)为进一步减轻高血压、糖尿病(以下简称“两病”)患者医疗费用负担,今年,泉州市医保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两病”门诊用药保障示范城市创建活动,取消特殊门诊起付线和封顶线。
“两病”患者,就医开药费用大大降低
泉州市民陈先生(化名)是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员,患有I型糖尿病,于2017年底申请糖尿病门诊特殊病种,定点在泉州市第一医院,2018年8月,为了方便就医、开药,他母亲苏女士将定点医院变更至丰泽区泉秀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起付线由三级医疗机构的800元降低为一级医疗机构的50元,目录内的报销比例由三级医疗机构的55%提高到一级医疗机构的90%,医保报销比例大大提高。
此前,“两病”的年度基金支付限额为2500元,平均每季度医保基金支付限额625元,陈先生第三季度的报销额度在7月份就已经用完了,政策调整后,从8月1日起取消了高血压病Ⅲ期和1型糖尿病特殊门诊起付线和封顶线,8月份陈先生又报销了900多元。
慢病一条龙服务,减少患者负担
泉州市医保局基金与待遇管理科四级主任科员郭毅红介绍,“000550对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实施分类管理,对高血压病Ⅲ期和1型糖尿病患者,从8月1日起,取消特殊门诊起付线和病种年度基金支付限额。
000640同时简化“两病”医保特殊门诊认定程序,将审核认定工作下沉到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两病”患者纳入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健康管理后,家庭医生为患者提供综合性的医防服务,定期对“两病”患者进行相关并发症的筛查,如果身体出现异常,及时请专家诊治,实现早管理、早干预、早治疗,形成高效的“两病”患者闭环管理。
丰泽区泉秀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科负责人蔡裕雄介绍,“开展慢病“一条龙”服务,可减少患者经济负担,减少往返大医院费时费力的麻烦,又可以享受同时在大医院和基层都可以看病、开药和享受较高的报销比例。”
同时,市医保局鼓励在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内,落实长处方政策,对病情稳定的“两病”患者可开具2个月长处方用药量,疫情防控期间可放宽处方用药量至3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