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仁心。
生活中,每个人、每个家庭都离不开医生。
解除病人痛苦,挽救病人生命。特殊时期,他们负重前行、驰援抗疫前线,成为最美逆行者。
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传递着正能量。
他们的美德,都值得弘扬。
他们就是——泉州好医生!
闽南网3月10日讯(闽南网记者尤燕姿)在医疗领域,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一种肯定,也是一种荣誉。然而,林建清对于这种荣誉,感到更多的是担当和责任。在他看来,当医生,要治病救人,悬壶济世;当医生还要有情怀,把自己的信念传承给年轻一辈,医疗才会越来越昌明。
林建清,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甲状腺乳腺外科学科带头人,30年来的专科工作及行政工作的阅历,将他凝练成一个“老兵”, 为守护病人的健康站好每一岗。
人物名片
林建清,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甲状腺乳腺外科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长期从事肿瘤研究工作,擅长甲状腺乳腺肿瘤临床与基础研究,侧重乳腺癌保乳手术、综合治疗与甲状腺微创美容外科治疗。
从医之路艰辛忙碌
精益求精
日前,记者采访那天,林建清上午在东海院区的专家门诊,看诊到中午1点,看了78个病号。中午没得休息。下午继续手术, 4点半刚下手术台,还要处理医院的各种事务……
从医之路漫长又艰辛,林建清行政事务多,有时候自己门诊加手术,每天连轴转几乎没有周末,尽管再忙,每晚他还要花一个小时阅读国际前沿资料。对林建清来说,最放松的事情就是游泳。尽管十分忙碌,尽管眼角常常挂着一丝倦意,但林建清做事都有条不紊,看诊、做手术均力图精益求精。
2014年,福医二院甲状腺乳腺外科独立分科后,林建清是学科带头人。谈及甲状腺乳腺外科领域,林建清说,福医二院的技术已经是闽西南地区的领头羊。随着时代进步,医疗设备的先进和技术的提升,甲状腺乳腺肿瘤的治疗,形成了规范化的诊疗指南,医生除了发现病人的病症,手术治疗后的存活率,还要保证病人今后的生存质量。
甲状腺微创美容外科手术、乳腺癌保乳手术及乳房再造等,都是近年来科室开展的新技术。甲状腺肿瘤如今趋于年轻化,以女性为主,大部分患者是通过体检彩超发现的。林建清说,自己近期刚刚做了一例双侧甲状腺肿瘤的患者,是一位42岁的女性,在毫无症状的情况下,CT发现肿瘤已经包裹住了大动脉,手术做了三个多小时,将肿瘤剥离切除后,还进行了淋巴清扫。
林建清对每一台手术都精益求精
林建清说,也不要谈癌色变,通过彩超发现甲状腺结节的话,不要过于紧张,需不需要手术取决于结节的性质。在别人看来,甲状腺肿瘤切除是很小的手术,但林建清不这么认为,甲状腺的周围是颈动脉、神经、气管、食道等重要器官,一不小心,可能导致失声、出血、甚至死亡等,所以它应该是一个很精细的手术。“每一台甲状腺手术都有挑战,不能掉以轻心”,因此,他对每一台手术,都精益求精。
同样,通过彩超和钼靶检查,就能够早期发现乳腺肿瘤,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乳腺癌治疗效果很好。保乳手术需要多学科合作,目前已经是很成熟的治疗方式。此外,为了提高生活质量,越来越多女性开始接受乳房再手术。
外科医生的担当,是把每一台手术完美地做下来,当把病人的肿瘤切除时,那是最有成就感的一刻。
担任援鄂医疗队领队
瘦了10斤
2020年2月20日出征的日子,林建清一辈子难忘。请战驰援武汉,作为福建省第十一批援鄂医疗队领队,他带领福建省6家医院172名医疗队员,驰援武汉。出发当天,医院门口好多人来相送,是离别也是鼓舞,林建清带着复杂的心情出发了,他知道,自己此行担子很重。
林建清去年带队驰援武汉
到达武汉,刚下飞机,空荡的大街、寂静的长江,看着“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的地标,他心生敬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即将开始,他以最快的速度,成立了青年突击队、党员先锋队等队伍,作为“游击队队长”,他有条不紊,在到达武汉的第二天下午,第十一批医疗队就接管了金银潭医院2个重病区。
入驻酒店、整理房间、上岗培训,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当时热饭的唯一工具是热开水。防护工作是保障,队员们一进入病区,先把自己的防护做好,才能顺利开展救治工作,对于应急动作,林建清很熟悉,多年来在行政岗位上,练就了他处事不惊的气场。
队员们值班时,每天有5-6个小时的时间在病区,下班后,都要在房间里自我隔离,身为队长,林建清要保证科学救治和队员的安全,还要对接各种会议和汇报各种情况,每天晚上都要忙到两三点才睡觉,早上需要查房,六点多又得爬起来继续奋斗。
“当时最方便的就是不用洗头洗脸,有应急时,随时帽子口罩一戴就出门了”,林建清说,当时是一种高压的状态,致使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打理自己。
援鄂回来后,瘦了10斤,失眠,神经紧张,好几个月才恢复正常,但这是一场难忘难得的经历,林建清很珍惜。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更多的是鞭策和责任
申报国务院特殊津贴,需过五关斩六将,层层上报送审,从临床、科研、教学以及国家级课题等,在学术界都要有一定的影响力,2020年,泉州市仅8人获此殊荣,医疗界只有2人,林建清是其中一人。林建清说,荣誉更多的是鞭策和责任。
之所以会走上从医之路,林建清说是因为父亲的一席话,他常说,不管是什么时代,必定要尊重科学尊重医生,医生治病救人悬壶济世,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同时,当医生也是做好事做好人,做好人就有好报。
林建清参加论坛讲座
父亲的思想一直影响着他,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福建医科大学,当年,他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能够留在福州,但是林建清却选择回到泉州,服务家乡的老百姓。
如今,对于自己的学生,他也将“厚德载物,天道酬勤”的信念传承给他们,希望他们能够做事先做人,而不要为了一些利益而产生不好的影响。医生还要有自己的情怀,要从一个合格的医生一步步变成优秀的医生,然后成为卓越的医生,他常告诉自己的学生,“只要付出努力,一切皆有可能”。(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