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泉州:蟳埔复古“抓蟹船” 为元宵节添彩

来源:闽南网 2021-02-26 21:24 http://www.mnw.cn/

  闽南网2月26日讯(闽南网记者 曾小琴 吴圳烽)今日是元宵佳节,早上8点多,泉州丰泽蟳埔枪城岸边热闹非凡,一艘仿古抓蟹木船成功下水。据介绍,复古“抓蟹船”,由蟳埔抓蟹船造船技艺传承人黄阔所造,再现半个世纪来泉州最传统的民间造船技艺。该船,长6.5米,宽2.1米,深0.6米,全部采用传统工具,纯手工制作。

  蟳埔抓蟹船扬帆起航

  蟳埔人齐心协力推动船只下水

  抓蟹船下水瞬间

  蟳埔抓蟹船扬帆起航(陈敬聪摄)  

  今年53岁的黄阔,说起蟳埔抓蟹船感慨万千

  黄阔是蟳埔抓蟹船造船技艺黄氏第四代传承人。他介绍,蟳埔抓蟹船是他祖父黄细炎(蟳埔抓蟹船造船技艺黄氏第二代传承人)在清末民国初期,因抓蟹需要而创新建造的船型。这种船在民国至渔业社初期声名远播,蟳埔抓蟹船成为渔民们的抢手货。随着动力船的广泛使用及木船限制出航等政策的影响,蟳埔手工木船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黄阔告诉记者 ,一次偶然的机会,经他的良师益友、厦门思明区船模传统工艺传承人杨育锥牵线搭桥,他结识了厦门理工学院影视与传播学院教授、闽台非遗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刘芝凤。当时,刘芝凤正在做国家海事遗产民间造船的绝技抢救与传承研究。在刘芝凤和她的团队支持下,黄阔从去年12月27日起 ,历经2个月,重新复古建造了蟳埔抓蟹木船。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海事遗产、闽台民间造船绝技抢救与传承研究课题是国家重大专项课题,也是唯一一个对民间造船进行抢救和研究的项目。刘芝凤介绍,民间造船技艺濒危,蟳埔抓蟹船能进入该项目作为独立的结题成果是很了不起。她称,因蟳埔抓蟹船,泉州在国家的民间造船史上名垂青史,黄阔和他家族的黄氏抓蟹船的制造历史也因这项目列入国家名匠名录。

■延伸阅读:

以前泉州市区的梭子蟹

蟹身和蟹脚分开卖

  如今,市场上卖的梭子蟹,蟹身蟹脚是完整的,两大前脚均用细绳子绑着。而在20世纪相当长一段时间,泉州市区梭子蟹,蟹身和蟹脚是分开卖。这种情况出现,还与蟳埔抓蟹船的技艺改良分不开。

  据介绍,大概20世纪三四十年代蟳埔人常往崇武、惠屿岛一代出海打捞梭子蟹为生。最早的抓蟹船只有船舱底板,人站在船上捕捞,海水一来便灌入船舱,安全系数较低。后来,黄阔的祖父创新的抓蟹船,有甲板有舱盖,形成水密隔舱结构,大大提高了船的安全性能。安全性能一提高,加之当时梭子蟹产量高,渔民们为了提高抓蟹的效率和产量,便将渔网捕捞到的梭子蟹的身和脚分开。

  蟳埔村老人协会会长黄秋明,有着当地船老大的称呼。说起蟳埔抓蟹船,他耳熟能详。他印象深刻的是,有了改良后的抓蟹船,他有时出海一趟能抓四五百斤的梭子蟹。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安溪:高质量推进移民安置工程建设
  • 以“家人思维”聚才引智 永春县人才发展促
  • 一个产业 共富一方丨德化梨香漫山乡 “金果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晋江公安“背包”精神26周年(视频)
    晋江公安“背包”精神26周年(视频)
    医解百科︱这5种习惯都会伤害你的胃(视频)
    医解百科︱这5种习惯都会伤害你的胃(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黄国昌表态参选新北市长 台湾民众党延续 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 泉州市防汛防台风调度部署会议召开 南方降雨减弱南压 台风“杨柳”将影响东 屏山时评:以高质量充分就业夯实民生根基 持续深化拓展“三争”行动——从新装备到 全力防御台风!鲤城最新部署要求! 鲤城区人大常委会召开“十五五”规划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