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闽南网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助学直通车寒门学子:谢谢你们 给了我救命的稻草

  我是学子档案4的林福飘,自从接受采访之后,我不禁觉得有点冲动、有点期待。你们的帮助给了我极大的鼓舞。看了报纸上的内容,泪水再次从我的眼角滑落……

  回想起以往的经历,有太多太多的苦未曾倾吐过,一直深藏在我心里。虽说岁月可以带走许多事,却始终抹不掉我内心的伤痛。

  因为家境萧条,一直受人欺压,遭人白眼。父亲去世后,更是变本加厉。我从小就渴望着强大,早早就学着自立、自强,更是梦想着有一天能出人头地。

  我始终坚信上帝是公平的,风雨过后便又是蓝天白云。

  当我迷惘时,是你们给了我一根救命的稻草,给了我前进的阶梯,真不知该如何感谢,最好的办法就是我的成绩了,我会努力的。

  谢谢各位叔叔阿姨!谢谢你们!

  海都网—海峡都市报讯 您的一点心意,或许将改变一位贫困学子的人生轨迹。上周五,本报助学行动开通银行转账后,就收到了十几名爱心人士超过1万元的爱心助学款。不少读者还来电,表示要一对一认领寒门学子,提供学费,直到学子大学毕业。

  石狮的周女士最先给本报助学组汇来2000元爱心款,她说,希望能将这笔钱捐给最需要帮助的贫困学子。多年来一直关注本报助学行动的周女士,希望自己捐的钱,能帮助这些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走出山村,拥抱美好的人生。

  王先生在市区一所中学工作,获悉惠安孪生姐妹的求学事迹后,深受感动,他说,两个小姑娘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太不容易了,并当即承诺,姐妹俩收到录取通知书后,要给她们一次性捐助3万元现金,助她们去圆大学梦。

  昨日,本报助学组还收到了一封特别的来信,4号寒门学子林福飘一笔一画地写下了自己对好心人的感谢。

  接下来,助学直通车将继续驶向闽南地区各个角落,各地中学校长、老师及爱心人士,可直接拨打海都热线通968111向本报推荐贫困学子,也欢迎贫困学子采取自荐的方式,把您的实际情况告诉我们。

学子档案10

姓名:杜清水
家庭住址:泉州洛江区马甲镇新建村
高考成绩:586分(理科)
所在学校:马甲中学
志愿学校:大连海事大学

  我很想四处跑跑,如果不能去喜欢的城市和学校,那我不会强求

  清水的家不大好找,那天当记者驱车前往时,是清水骑着自行车在前面,一边带路,一边向路边的阿婆招手问好。一阵风吹鼓了他的衣裳,在黄白相间的条纹T恤里,他显得更加瘦弱。

  刚满月,清水的父亲便在建筑事故中过世。半年后,母亲弃子改嫁,从此再未相见。在4位叔伯的养育下,20岁的清水在马甲中学脱颖而出,成为学校唯一上本一线的理科生。

  七八岁时,清水便渐渐地了解了自己的身世。虽然他从小就喊大伯为“爸爸”,四位叔伯也像疼爱自家孩子一样关爱他,但“没有父母”已成为清水不得不去面对的事实。

  填报志愿时,清水选择了航海技术和轮机工程,因为“我喜欢大连、青岛,我喜欢机械、工程”,相比许多在父母细心呵护下长大的孩子,清水很早就认知了自己的梦想,而且他没有勾选专业调剂。

  对于侄子的决定,叔伯们显然有点无措:万一提前批没被录取怎么办?“我不会复读,家里也没办法让我复读”,清水并不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他有自己的打算。他说,如果我不能去自己喜欢的城市和学校,那我不会强求,本二批填报的学校应该没有太大问题。

  “这孩子很乖,就是有点安静,不太爱说话。”在大伯眼里,清水是个内敛的孩子。可面对未来,他却有着自己的坚持与梦想。那天,记者临行前,他抬头看着远方说:“我很想四处跑跑。”

上一页 1 2下一页
分享到: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报社官方微博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在线QQ客服

CopyRight ©2020 闽南网是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