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董杨宗祠千名宗亲祭祖

来源:海峡都市报 2019-03-02 16:19 http://www.mnw.cn/

  联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广泛存在于闽南地区,泉州西街旧馆驿董杨宗祠便是代表。昨天是农历正月廿四,泉州各地董氏、杨氏宗亲,以及从福建宁德、浙江、广东、新加坡、泰国、菲律宾而来的近千名宗亲涌入宗祠内,举行 一 年 一 度 的 春 祭 典礼。上午 8 时许到宗祠上香,10 点半是祭祖大典,按照礼制,宗亲逐一行大礼。

一年一度的春祭典礼举行

一年一度的春祭典礼举行

  在今年的董杨宗祠春季祭祖大典上,我们留意到两对父子,杨姓来自泰国,董姓来自新加坡。异姓联宗让他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又吸引他们一起回到了家族文化发源地。

  70岁的董文宗和43岁的儿子董俊劼都是第一次到泉州参加宗祠祭祖,两人的普通话和闽南话都说得很好。“有一天杨先生跟我说,你知道吗,我们是一家人。我有点惊讶。”董俊劼说。他所说的杨先生,是来自泰国的东盟-中国工商总会总会长杨天华。因为对中国历史很感兴趣,俊劼回去一查,真有“董杨一家”那么回事。去年年底听说今年宗祠将照例举行春祭,就邀请父亲一起来了。

  父亲董文宗是第二代华侨,2007 年曾独自回到家乡莆田田头村,当时的场景历历在目。“少小离家老大回”,诗中的场景就出现在第一次寻根的现场。董文宗说,董氏宗亲的活动他都热衷参与,哪怕远在福建以外的其他省份。而这次回来,他还打算带儿子回莆田走走。

  杨天华今年 60 岁了,也第一次带着出生于 1989年 的 儿 子 杨志民回到泉州。杨家祖籍在泉州台商投资区东园下垵村。10年前,他也曾经“不知根在何处”。

  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十年前曾经在新加坡举办一次展览。“我时常到新加坡的国立图书馆看书,凑巧看到了这次展览。”杨天华说,就是这一次相遇,让他产生了强烈的寻根愿望。此前有联系的姑父去世后,杨家已经和泉州失去联系20多年。

  在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的帮助下,杨天华在泰国见到了泉州来的堂弟,从此也有理由更经常“回家看看”。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建立寻根平台,杨家成为近年来华侨成功寻亲的实例之一。据悉,目前已有数十位华侨通过寻根平台找到家乡和亲人。

  N海都记者 吴月芳 文/图

原标题:董杨宗祠千名宗亲祭祖
责任编辑:郑莉莉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国网泉州供电公司:电力护航戏剧周千年戏韵
  • 看见惠安|遇见最美海岸
  • 鲤城签约11个项目!总投资超40亿元!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郑和开麦喊话:来不来泉州台商投资区,look in my eyes!回答我!!!
    郑和开麦喊话:来不来泉州台商投资区,look in my eyes!回答我!!!
    第26届中国(晋江)国际鞋业暨第九届国际体育产业博览会隆重开幕(视频)
    第26届中国(晋江)国际鞋业暨第九届国际体育产业博览会隆重开幕(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看见惠安|开闽王在惠安 玩转五一│“焕新”啦!泉州工艺美术合作 玩转五一│千年古城邂逅非遗新潮 泉州这 省领导调研假期安全稳定工作 以变应变,闽企加快多元化“出海” 将青春奋斗融入强国复兴伟业——习近平总 福建首开赴鄂货运班列 “核电建设就像接力跑,要把安全交到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