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12月15日讯 (闽南网记者 梁君栋) 14日,洛江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区长苏汉庭代表洛江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4.3亿元 人均7.37万元
报告回顾了2016年洛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2016年,洛江多措并举,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推城建、惠民生,顺利完成区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
2016年,预计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4.3亿元,是2011年的1.6倍,年均增长11.1%,增幅位居全市前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37万元,比2011年增长43.7%。实现规模以上工作产值387.6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5.3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3.9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67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7.2%、7.6%、6.8%、7.6%。主导产业加快由“传统”向“智造”转变,智能制造产业年均增长19%以上,形成机械装备、纺织鞋服2个百亿产业集群。实施重点项目139个、总投资415元,完成投资163元,列入省市级重点项目97个。
今后五年 全力加快智造生态新城区建设
报告指出,今后五年是洛江全区上下改革攻坚、奋发有为,实现转型超越、赶超进位的关键时期,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开放大格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革深入推进;中央支持福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夏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各级政策叠加效应,为我们积极适应新常态、加快发展动能转换指明了方向。全市上下加快建设“创新、智造、海丝、美丽、幸福”的现代化泉州,统筹“一湾、两江、两翼”空间发展,为我们推动产业提升、经济转型,增强中心城区集聚力、辐射力带来新的机遇。
报告提出,今后五年,在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基础上,力争2021年全区生产总值达240亿元、年均增长9%左右,综合经济实力持续提升,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高,智造生态新城区基本成型,环湾城市地位更加凸显,在更高水平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7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入实施“十三五”规划、建设智造生态新城区的关键一年。报告提出,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工业增加值增长9%;农业总产值与2016年持平;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实际利用外资2500万美元;出口商品总值4.3亿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完成省市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重点推进5个方面工作 更高水平建成小康社会
报告提出,围绕上述目标的实现,洛江将重点推进5个方面的工作,在更高水平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推动转型提升,力促产业体质增效。以质的突破引领新一轮量的扩张,努力打造产业“升级版”。全力做强智造基地、着力壮大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新型业态。
深化创新驱动,激发经济发展动能。广泛汇聚创新资源,打造发展新引擎。搭建新平台、培育创新主体、推广创新应用、优化创新生态。
加快城乡融合,绽放城市新区魅力。主动融入环泉州湾“新城集聚”,实施“五个专项行动”。提速市政建设、推动城区扩容、推进新型城镇化、扮靓城市容貌。
倡导绿色发展,做足生态优势文章。加快创建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区,高品位发展生态旅游、高层次培育特色农业、高标准建设美丽乡村、高要求推进治理保护。
坚持共建共享,提高群众幸福指数。推进民生保障一体化、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区人民。
报告同时指出,站在转型发展的新起点,面对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政府部门将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服务水平和发展质量,更好履行职责。政府将忠诚理政、高效施政、依法行政,建设亲民为民、创新创业、清正廉洁的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