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坑旁的村道随时可能再塌陷
海都网-海峡都市报讯 “轰”的一声,60岁的王忠诚家门口的村道突然出现一个大坑。这一幕就发生在晋江永和英墩村坑尾自然村。因为这段村道是建在晋南电灌站主干渠上的,事发后村民马上向镇里和水利部门反映。但是一个多月过去了,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昨日,村民王先生拨打海都热线通968111反映此事。记者从山美水库晋江市灌区管理处获悉,他们已准备拨款6万元修复塌陷的村道和渠道。
400米村道建渠上
随时可能再塌陷
王忠诚老伯说,大坑出现在4月1日中午12点左右,大坑长10多米、宽约6米、深约3米,占据了村道的一半,还有王老伯家中庭院的一部分。坑内是断裂的石板、下陷的水泥路面和泥土,一棵大树陷在坑中央。坑内有两条紧挨的宽各2米多的渠道。渠道上铺着的部分条石已经断裂。大坑周边的村道上勉强还可通行小型轿车,但是随时都有再次塌陷的可能。
据附近村民介绍,这条村道下原是晋江水利部门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修的一条灌溉用的水渠。后来,村里在水渠上铺上条石,在条石上填土,又在土路上铺了水泥路,形成了现在的村道。“村道建在水渠上的部分有400多米长。”一位村民介绍。
有村民表示,这段水渠很久没有通水了,不知道是不是可以填埋了,以避免村道再次塌陷;或者这400多米的村道都进行翻建,将条石换成混凝土。
水利部门:
条石断裂引塌陷
英墩村村委会许主任表示,目前村里正在研究如何处理这个事情。“因为村财有限,最好能够向镇里和市里申请到拨款。”
永和镇农业服务中心郑主任表示,他们已经到现场察看过,并立即向晋江水利部门反映。“村民想填埋水渠肯定是行不通的。”郑主任说,这条渠道属晋江的一级渠道,虽然这几年都没用过,但是一逢大旱就能派上用场,将水抽到晋南下游供灌溉用。
山美水库晋江市灌区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村道就是因为条石受到重压和过往车辆的震动,久而久之,条石受不了便断裂了,才形成大坑的。”他说,整条村道进行翻建,需要的工程量和资金太大,灌区管理处无力单独承担。目前,他们已经打算拨款6万元暂时先修复塌陷的这段村道。“报告已经打上去了,只待完成审批就能赶快修复这个大坑了。”(本网记者 林天真 谭青 实习生 吕惠玲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