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福海,1975年出生在一个残疾人的家庭。知道残疾人生活的艰难,长大后,他积极参加社会慈善组织,发自内心地关心残疾人和社会上的弱势群体。目前他正在筹备开素食糕点店。店里的烘焙师等岗位的员工,准备由残疾人来担任。这在泉州还是绝无仅有的。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了郑福海的素食糕点店培训中心,他正在忙着进行最后的装修工作。郑福海1米73的身高,眉宇间透着一股英气,让人很难与他小时候的经历联系起来。郑福海出生在泉州中山中路的一条小巷子里,由于小时候家里穷,他17岁就到了广州做了学徒,学习烘焙技术。21岁在广州一家烘焙学校担任专职烘焙讲师。2000年在厦门一家颇有名气的食品厂担任生产厂长。3年前,他到台湾考察,台湾一家糕点店的经营模式给他启发很大!这家店全部聘用智障青年为员工,但他们用心做出来的糕点,同样受到了市民的喜欢,人们看残疾人的眼光从可怜到敬佩。也因为这些智障者拥有自己的一技之长,他们的生活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回到泉州后,他开始着手做残疾人的社会调查工作。他发现现在轻度残疾的人,比如聋哑人或者手、脚有缺损的人,他们一般都只能从事一些劳动强度不高的低收入工作。俗话说:施人于鱼不如施人于渔。如果把做糕点的技艺传授给他们,让他们当上烘焙师,拥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就会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目前经营一家素食糕点店的投入不多,如果支持他们开店创业,让他们自己做老板,那么他们的人生将会发生转折,并倍感珍惜生活。
“正在装修的是培训总部。第一批准备招收20名有自理能力、年龄在35-45岁之间的残疾人员工。免费培训他们烘焙技术,等到技术过关后,再安排到各个分店实践,或者他们也可以自行到其他烘焙行业去就业,或者自己开店创业。”郑福海说,自己的心愿只是想让残疾人有自我的生存技能,如果糕点店整体盈利的话,他还要拿出一部分利润,组建自己的志愿者队伍,定期对社会上的孤寡、病残人士进行力所能及的帮助。
快乐很简单,帮助有需要的人!这就是郑福海的心愿。
(记者洪亚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