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陈小芬实习生魏舒婷)走进商超,食用盐都在2元以上,很难买到1元钱的“自然盐”,早报17日对此进行报道。有市民担心,这款用了这么多年而且便宜的食用盐,今后是不是不再生产了?泉州市盐务局表示,目前市面上有的食用盐包括“自然盐”,仍在生产和销售。
泉州市区一家经营调味品店铺的老板魏先生称,“自然盐”虽然利润薄,但销量好,其实很多超市还是愿意进的。他举例说,2元钱的“福建原盐”标有绿色食品,重量只多了54克。利润方面,1元钱“自然盐”进价0.876元左右,2元钱的“福建原盐”进价1.75元,两款盐的利润都是12%左右,但是1元钱的盐更好卖。
4月16日记者通过市场调查采访时,各超市内“自然盐”确实较少,不少超市都没有货。
“盐务局只负责保证供应,不会干涉销售哪种盐。”泉州市盐务局陈局长告诉记者,食用盐的品种现在有很多种,“自然盐”是最便宜、最实惠的一种,已经卖了十几年。自古以来,盐都是不能随便涨价的,和1元钱的“自然盐”相比,“福建原盐”等多种售价稍贵的盐,它们的技术标准、质量和所含的各种元素等要求更高。泉州目前食用盐的价格是2元/袋左右,也是属实惠档,其实所谓的高档盐并不多。包括1元“自然盐”在内的多种类别食盐,均在正常生产,“但零售商可以自由选择进货品种,如果他们觉得利润薄,不愿进1元‘自然盐’,我们也不能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