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家子被附近的重金属制造公司排放的烟尘烦死了,无奈之下,就试着拨打了书记区长专线,没想到很快就有了一个圆满说法。”提起自己的“信访”经历,家住泉港区南埔镇天湖村的陈先生表示满意。今年以来,泉港区不断创新机制,规范完善信访工作,较好地化解了一批群众矛盾纠纷问题。
领导轮流掌线及时处理信访案件
“2月份开通以来,书记区长专线已接到上百个电话,其中一部分投诉得以解决或正在解决中。”泉港区信访局肖副局长介绍道。
3月下旬,家住泉港区南埔镇天湖村的陈先生就通过书记区长专线反映了家附近一家重金属制造公司排放气体呛人的事。信访局将此事转给环保局,环保局介入调查,现已责令公司停产整改。
据悉,该区书记区长专线由区四套班子领导,以及区公安分局局长、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轮流值班掌线。无论是群众的来电、来访,还是来信、来邮,信访工作人员都会认真记录,及时将相关信息输入信访电子档案,第一时间将处理结果反馈给来访群众。
在畅通信访渠道、构建“信、访、网、电”四位一体的信访模式同时,泉港区综治部门创新建立“民情分析例会制度”,坚持每月牵头组织司法、信访等有关部门和各镇(街道),定期分析社情动态,及时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和群体性隐患。目前,已连续召开了29次民情分析例会,有效预防群体性事件4起,及时化解群体性聚集5起;司法部门创立“村级专职调解员”制度,先后成立了环保、交通事故、医患纠纷、国土资源等各类主题调委会,倾力为群众解开心里疙瘩。拿去年3月份成立的交通事故调委会来说,至今年3月底已成功调解案件199起。
引导有序维权不纵容非法上访
为引导群众理性表达诉求,泉港区不断完善信访路线图。“对于群众合理诉求,信访部门会按规定及时答复。对非正常上访人员,公安部门按规定予以处罚。对于那些坚持过高诉求,无理缠访、闹访的,在区分情况后,分别采取相应处罚措施。”泉港区委政法委负责人说。
就在不久前,泉港区山腰街道的泥水工庄某因多次赴京非正常上访,严重扰乱社会公共场所秩序和正常的信访秩序,被依法处以劳动教养1年。2006年,庄某受包工头郑某泉之邀,一起为一户郑姓居民盖房子。在施工中,庄某不慎从未设安全防护网的脚手架上摔下,造成六级伤残。郑姓房主和包工头郑某泉互相推诿,不愿承担赔偿责任。庄某将房主、包工头都告上法庭。泉港区人民法院经过实地调查和审理后,认定房主郑某应承担25%赔偿责任,包工头郑某泉承担75%的赔偿责任。由于庄某与郑某泉有亲戚关系,庄某放弃追究包工头郑某泉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房主郑某按照法院判决履行赔偿责任。之后,庄某不服区法院判决,又在规定期限内放弃上诉,转而提出“应由政府给予赔偿70万元”的无理诉求。2009年2月至2012年3月期间,他先后9次到北京非正常上访,因严重扰乱社会公共秩序,庄某分别被北京市公安部门刑拘、训诫。近期,庄某被市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依法处以劳动教养1年。
□本报记者陈淑华彭斌实习生康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