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是都市采药人,常常带着望远镜、干粮,在山林里一呆就是一天。什么山上长什么药,什么季节采什么药,她们心里都一清二楚(本报4月15日A8版曾作报道)。原本,她们还担心,随着自己的老去,懂青草药的人越来越少,这祖宗传下来的“宝贝”会不会就此失传。但本报报道后仅两天,就有10多名读者打进电话,想要跟王人敬阿姨学习青草药,其中还有从医几十年的老中医。
打进电话的,从事各种行业的都有,都想跟着王阿姨一起上山采药去。
年近六旬的老中医崔闽鲁,是福医大附属二院中医科的医生,从医几十年了。看到报道后,他马上打进电话问:“我想跟她们一起去采药,可以吗?”崔医生觉得,青草药是代代相传的东西,非常宝贵,如果就此荒废就太可惜了。在泉州的菜市场,各种青草药非常常见,泉州人对此也很钟爱。“经常有人问我,我的病吃这种青草药行不行啊,还经常遇到病人因为乱吃青草药把胃给吃出毛病的。”崔医生说,自己非常想跟这些民间采药师学习,更多地了解泉州地区的青草药。
读者杨女士,打电话来问,自己能不能跟阿姨学采药。杨女士说,自己的孩子体质有点弱,经常感冒发烧到医院打点滴,她想多了解青草药方面的知识,“对自己有益,说不定也能帮上别人”。
听说读者们反应这么热烈,王人敬阿姨很欣慰,“有人要学,我觉得很开心!”如果下次再去采药,王阿姨会第一时间通知大家。 (本网记者 李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