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9月29日讯 一张小白票,上面记录了猪肉重量、价格、产地、屠宰场等详细信息。这张“零售肉品追溯清单”,既是猪肉的“身份证”,也是市民维权的证据。
昨日,海都记者从洛江区经贸局了解到,洛江区肉品质量信息可追溯系统项目日前通过省级验收,生猪从屠宰到零售各环节的信息,在猪肉出厂上市前,都会录入至IC卡,实现肉品“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
在双阳农贸市场,海都记者看到,猪肉零售商小张称完一块猪肉后,按下插有IC卡的溯源电子秤,秤上出了一张“零售肉品追溯清单”。单上除了猪肉重量价格外,还有产地、屠宰场、批发商、零售商、出厂时间、销售时间、溯源码等信息。通过拨打12312、超市查询机或登录福建省肉菜安全溯源网,输入溯源码,也可获得相关信息。提醒市民购买猪肉后,记得索要小票。
目前,该系统已覆盖洛江区万安、双阳、新南、河市4个农贸市场肉品销售摊点,以及市区东街、新门街菜市场。116个经营户推广使用溯源电子秤和IC卡,同时,洛江区及中心市区共16家生鲜超市,全部安装了终端查询机。(海都记者 陈斯红 通讯员 谭英楠 陈瑞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