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仙公山脚下,有一个依山而卧的小村落,它的名字叫市田,这个不足700人的村子,在2008年被评为泉州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09年被评为省级卫生村。市田村森林覆盖率高、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有连片桃花、余甘和稀奇古榕树,还有形态各异的风景石,是城市游客健身、休闲、度假、科普和观光的好去处,农家乐生态旅游开发潜力巨大。
如今,随着边学边改第二批整改项目的深入开展,我区加大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资金投入,可以想象,未来一段时间,市田村将一改过去落后面貌,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加强“乡味”保护 让人闻“乡”而来
美丽乡村建设要从保护开始,引导村民参与,保护好青山绿水,保护好乡土气息。走在市田村的小道上,不经意间抬头,便能看见串串成熟的荔枝压弯了枝梢,该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负责人杨培明向记者介绍,市田村耕地面积326亩,目前大面积栽植荔枝、杨桃、龙眼、杨梅等果树,果树分布在道路两旁,不仅景致怡人,待到果实成熟之后,还能发动群众承包带动创收,让村民渐渐融入乡村建设。此外,市田村还盛产地瓜、芋头、黄瓜等绿色蔬菜,届时游客可自行前往采摘、现场直接加工煮食,尝一尝市田村特殊的“乡味”,游客徜徉其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回味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
抓好环境整治 营造美丽氛围
要想富先修路,市田村对村内5.5公里主干道进行拓宽改造,水泥路可通至各家各户,配套160杆路灯守护夜晚的乡村。不断改善全村卫生环境,将村里牛舍、猪圈、鸡舍进行拆除整改,平整地表及绿化300平方。杨培明向记者透露了一个小细节,在开展拆除改造猪圈、鸡舍工作时,村里特地组织村民到其他“美丽乡村示范点”参观,看到别人成功的案例后,村民们最终才同意配合工作。
在大坑大榕树边上,建设了环湖木栈道150米,摆放着供游人休憩的石凳石桌;砌筑龙湖石体水坝约200方,周边配套绿化树;在原有藤架基础上进行修缮,并种植了观赏性、可采摘的藤蔓植物。杨培明介绍,市田村还将进一步完善乡村游配套,提供别墅民宿、农家饭店、烧烤、垂钓、果园采摘等一系列休闲项目,让人不禁对市田村的未来充满期待。
因地制宜 挖掘农村生活
村里有5、6棵300多年的参天大榕树,这也成了市田村最珍贵的景观资源,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围绕大榕树,修建了榕树下休闲区、梯田观赏亭,使之成为人们闲时休憩的最佳场所。村里奇山怪石很多,“龟蛇相会”、“风动石”一处处奇石景观被逐渐挖掘,再赋予古老的传说便显得格外动人。此外,市田村是香客通往仙公山的必经之路,为凸显当地宗教文化,保护旧村历史文化遗址,现正加快对三清宫的修缮。
下阶段,市田村将继续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切入点,进一步提升农家休闲亲水娱乐品味,合理规划乡村建设,谋划旧村连片整治,对空心房、危旧房、废弃房等实施退村复垦计划,统一布置规划。此外,还将大力改造村主道,对村主道进行裁弯取直,加固加宽,全面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质量,进一步提升乡村生态游的接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