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洛江区把发展智能装备产业作为贯彻实施《泉州制造2025》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主动靠前谋划,加快推动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省级智能装备产业示范园区。2015年全区智能装备产业总产值达5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智能装备企业17家,累计实现税收1.5亿元;目前有2个项目列入国家支撑计划,15个项目列入市“数控一代”产品目录。
抓规划编制,定发展目标。为更好指导智能装备产业园的开发建设,区政府委托省工程学院编制《洛江智能装备产业示范园区发展规划》,园区位于洛江区经济开发区内,总占地面积8000亩。明确五大重点发展产业目标为:数控机床及工具、机器人、工程机械及零部件、纺织与轻工机械、电器装备等。力争经过五年左右时间,把洛江智能装备产业示范园区打造成国内有影响的省级智能装备产业园。
组织领导,出优惠政策。我区成立专门的工作班子主抓产业园区的建设工作,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园区规划建设和具体推进任务。区党政主要领导多次亲自率领分管领导及区经信、发改、科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赴嘉泰数控、华数机器人等公司现场召开项目协调会,主动帮助项目投建投产,发挥聚集效应。先后制定出台《关于贯彻落实〈泉州制造2025发展纲要〉加快发展智能制造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数控一代”促进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扶持政策,从管理机制、平台建设、研发投入、开拓市场等方面对智能装备行业给予大力扶持。
载体建设,引龙头项目。一方面加快河市西片区基础设施建设,启动该片区“三通一平”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总投资25.2亿元,年度投资1亿多元。对全区闲置厂房全面摸底排查登记,47家企业累计拥有闲置面积51.6万平方米(其中闲置厂房面积45.7万平方米),并对厂房及周边环境分步整治,营造良好招商环境。另一方面抓龙头项目引进,区政府从有限的财力中拨出专项资金,对引进的智能装备企业给予租金及建设资金补贴,吸引一批数控应用水平较高的企业前来洽谈,目前已引进华数机器人和荣华科技两家企业入住投产。首家机器人公司嘉泰智能制造及翰宏科技正在筹建中。
引导扶持,强创新支撑。加快推进技改项目和科技创新步伐。实施省市重点技改项目20个,新增省、市知识产权优势(试点)企业5家,市“科技小巨人”企业8家。推动产学研合作。主动对接华中科大泉州智能研究院、华侨大学等科研单位,为我区壳式环保、铁拓机械和双阳金刚石等多家企业牵线搭桥,组织专家深入企业技术诊断、解决难题,进一步推动校企联动,深度合作。落实各级专项扶持资金。组织企业申报省、市科技专项18项,兑现专项补助资金653万元;兑现区级科技专项35项,落实扶持资金285万元,有力推动企业自主创新,有效缓解企业科研项目资金压力。扶持“数控一代”示范项目。嘉泰数控、铁拓机械等7家企业共计15项产品列入2015年泉州市“数控一代”示范产品名单,嘉泰数控、培新机械等2家企业列入2015年泉州市“数控一代”生产示范线名单。2015年累计兑现市区两级机械装备产业发展资金1049万元,天辰纸品获得两化融合资金补助50万元。强化产业人才支撑。我区与浙江大学共同举办民营企业家专题研修班,与华侨大学联合举办第三期洛江区机械机电产业领军人才研修班,进一步提升产业人才队伍的专业技能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下阶段,将通过产业引领,示范带动,大力开展产业招商,重点发展数控机床及工具、机器人、工程机械及其零部件、纺织与轻工机械、电器装备等五大产业,引领洛江智能装备产业发展,争取今年上半年申报创建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基地。加大河市西片区开发建设步伐,加快推进园区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筛选引进一批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智能制造项目,进一步盘活闲置厂房,嫁接一批智能制造企业,扩大产业规模。整合财政扶持政策与资金,支持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推动嘉泰数控等一批有条件的企业上市或挂牌交易。近期重点是抓以下几个项目:①翰宏科技公司的3C钻工中心:目前正在紧张筹建,预计今年4月份即将投产,项目总投资7亿元,首期将投入1000台钻攻设备,用工400人左右,整体投产后年产值可超10亿元。②嘉泰数控二期扩建工程:争取上半年完成方案设计,下半年进行基础施工建设。③铁拓机械有限公司智能工厂,占地200多亩、年产500台沥青混合料搅拌制备,目前正在进行方案设计等前期工作,争取下半年动工建设。
建好平台,辐射带动。要建立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充分利用市政府引进的高端研发平台,鼓励企业加强与中科院海西所、华中智能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合作,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各类智能装备。要鼓励企业加快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组织实施12个省、市重点技改项目,申报并实施65个各级各类科技项目,争取今年再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5家,新增市级以上行业技术开发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2家。
优化环境,服务带动。要高度重视创新人才培养。针对我区人才总量少、层次低、门类不全,培育难、引进难、留人难问题,重点要落实《洛江区引进高层次人才若干规定》,在资金、住房、落户、子女就学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经认定为高端人才的,除市级补助研究经费外,区财政再给予补助,着力培育一批科技和产业创新领军人才;加快紧缺人才培养,支持企业与高校、职业院校开展“订单教育”,大力培育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要加大财税和金融支持。整合财政扶持政策与资金,集中财力重点支持重点环节、重大项目和产业转型升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引导金融及准金融机构拓展服务范围,鼓励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保险等创新业务,为企业融资提供支持。支持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上市或挂牌交易,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参与设立民营银行、融资租赁公司等机构,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金融服务。要持续提升行政服务质量。通过落实取消行政审批事项,全面推广“三证合一”工作,持续简政放权。继续推进并联审批和“三集中”审批改革试点,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网上并联审批,提高审批效率。加快政府转变职能,梳理完善政府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投资项目准入负面清单和涉企收费项目清单,进一步激发市场和企业活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宜居环境,为企业创新转型升级提供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