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泉州 > 安溪 > 产业聚焦 > 正文

安溪铁观音:质稳价优背后的硬核支撑

来源:安溪报 2025-05-16 17:45 http://www.mnw.cn/

  五月的安溪,茶山叠翠,茶香漫城。西坪、感德、祥华等核心产茶乡镇迎来春茶产销两旺的盛景:茶园里,茶农穿梭采青;市场中,茶商竞相抢购;茶庄园内,游客沉浸式体验非遗制茶技艺。

  据了解,今年安溪铁观音春茶总产量预计2.3万吨,与去年基本持平,品质维持在较高水平。市场方面,毛茶价格100元/公斤以上的中高档铁观音依旧占据市场主流,市场供需稳定,部分高端茶品甚至出现“一茶难求”的景象。这背后,是安溪县以“三茶”统筹理念为指引,通过生态筑基、科技赋能、文化铸魂等措施,多维交织构筑的产业图景。

  感德庆芸茶叶专业合作社收购春茶热闹场面

  “昼夜温差超10℃的‘黄金气候’,非常有利于铁观音春茶的采制。”在感德镇庆芸合作社茶园,负责人陈庆云轻捻一片肥厚茶青解释道。铁观音春茶的卓越品质,始于茶树与自然的深度对话。经过一个冬季的休养,茶树积累了丰富的营养,茶叶内含物往往是最丰富的。茶树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矿物质与有机质在低温环境下缓慢转化,形成富含茶多酚、茶氨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储备库”,在昼夜交替中不断富集。

  “今年春茶前期雨水充沛但气温偏低,茶树代谢减缓,养分向芽叶的定向输送更集中,使得春茶芽叶肥厚、叶肉细胞液浓度提升,冲泡时释放的鲜爽物质增加30%以上,滋味更醇厚。”县茶叶公司农艺师、国家一级评茶师李俊博说。

  有了生态基底还不够,安溪县还设立绿色发展专项扶持资金,推动茶园绿色发展。鼓励各类生产经营主体推行适度稀植、茶树留高、梯壁留草、有机肥替代化肥等生态栽培措施,探索形成“头戴帽、腰系带、脚穿鞋”“茶园周边有林、路边沟边有树、梯壁梯岸留草”“县域大生态—茶山小生态—茶园微生态”等诸多复合生态种植模式,提高茶园大生态保水能力。同时,大力开展茶园地力提升共性关键技术研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充分发挥茶生态医院作用,指导各类生产主体经营主体科学施肥、生态栽培,有效提高全县绿色茶园发展水平。

  “‘头戴帽、腰系带、脚穿鞋’的立体生态结构,可缓冲极端气候影响。今年年初,安溪县部分茶园遭遇低温,梯壁留草区域茶树冻害率较清耕区降低45%,保障春茶原料的完整性和品质稳定性。”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谢景欣说。

  此外,安溪县还积极探索试验茶粮间种模式,深入实施“两留”“两减”“三禁”等茶业基础提升工程,构建山、水、林、草、茶和谐共生的生态栽培模式,建成生态茶园48.6万亩,生态茶园覆盖率达80%以上,成功获评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

  科技赋能 智能化驱动品质效率双飞跃

  走进全国首个“铁观音碳中和示范茶园”——年年香茶庄园,科技感扑面而来:安溪铁观音1号、2号遥感卫星监测宏观生态,土壤中的20多个传感器实时回传数据,5G物联网系统根据茶树蒸腾速率自动滴灌。“当湿度低于阈值时,滴灌系统自动启动‘脉冲式’补水,大大提高节水率,既优化了资源配置,又保障茶叶品质,推动茶园管理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该庄园负责人李天德展示智慧管理平台,茶园碳足迹、病虫害预警等数据一览无余。

  这场茶园科技革新源于四年前的“碳中和实践”。安溪县依托茶产业碳中和研究科特派工作站,组织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教授、福建省科技特派员范水生、高水练带领的团队,探索遥感卫星、云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等深度融合,构建“生态修复+环境监测+联动控制+质量溯源”的低碳生态系统。通过研发茶园植物配置、测土配方施肥等碳中和技术,打造铁观音碳足迹监控体系,形成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茶叶绿色低碳生产模式。

  县科技局局长林丽艳介绍,近年来,安溪县设立茶科技专项资金扶持茶科技发展。成立安溪乌龙茶产业研究院,进一步推动安溪县涉茶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打造“体系化、任务型、开放式”的创新科研联合体,形成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决策咨询、科创服务“五位一体”的工作布局。

  佛耳山生态茶园

  科技力量正重塑传统工艺。在制茶环节,八马茶业发布第六代“5G+”智能化茶叶生产线应用。这套集成物联网技术的系统,从鲜叶投入后,到摇青再到烘焙,可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控,每道工序参数实时监测,生产效率较传统工艺提升20倍,良品率超99.5%。

  与此同时,鼓励新型制茶机械研发,重点支持突破清洁化、机械化、数字化、标准化、智能化、功能化加工生产等关键环节的技术难题,研发适合各茶类的茶机设备。支持举办茶科技创新赛事,持续征集绿色生产技术、智能装备技术、茶叶深加工技术、包装储运技术等前沿茶产业科研创新项目,以赛促产,促进项目、技术、人才在安溪落地、融合、发展。

  更令人振奋的是,安溪县还引入司雷植保、中科星桥等一批专业化服务组织,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声光电防治病虫害等科技服务,加快茶产业智能化、数字化发展步伐,做到化学农药的“零使用”。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如今,在科技制茶力量的推动下,我们的春茶不仅更香、回甘度更好,并且耐泡,真正做到了‘七泡有余香,九泡有余味’。”林丽艳说。目前,茶园生态种植管理技术覆盖全县10万余亩,茶农平均增收15%。

  文化铸魂 品牌溢价与市场需求双驱动

  在提升安溪铁观音茶文化影响力的基础上,安溪县更将匠心传承视为铸就品质灵魂的核心密码。4月20日,以“茶界双世遗 中国百茶都”为主题的2025安溪铁观音开茶季活动在西坪镇盛大开幕。十位制茶大师敬天、敬地、敬茶祖,展现“双世遗”的文化传承。此外,县铁观音大师名匠交流协会正式宣告成立,安溪县34名铁观音大师名匠组成“制茶天团”,把各自多年积攒下来的茶园基地、茶品体系、茶旅流量等优势资源聚拢到一块来,互通有无、互相成就,形成“四链融合”的发展态势。

  近年来,安溪县锚定“非遗技艺活态传承”战略,举办各类茶王赛,实施茶业人才建设“万、千、百、十”工程及茶叶非遗技艺师带徒“长青计划”。目前,全县拥有非遗乌龙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516人,其中2位国家级、9位省级、30位市级、475位县级,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文化赋能催生“茶旅+”新业态。“五一”假期,安溪县以茶为媒、以景会友,各茶庄园推出“茶”主题旅游产品和文化体验活动。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精心规划五条茶文化体验线路,逛茶园、品春茶成为春季旅行新热点,“采茶游”深受游客青睐。

  “全县41座茶庄园正探索‘文旅集团统筹运营’模式,打造集生产、体验、文创于一体的综合体,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局长蔡雅娟介绍。

  除带动旅游外,安溪县还致力于质量管理、流通管制和品牌锻造等茶产业发展理念,让茶庄园成为品质茶的代名词,广受爱茶人士追捧。如,华祥苑茶庄园为茶树构建完整生态链,采用多物种结合方式,形成生态循环,推动茶园生态化发展。

  为提升茶文化及品牌核心竞争力,安溪县深入开展茶史迹调查,推动茶树种质资源保护、农遗景观提升,打造“双世遗”地标工程,开展品牌兴茶行动计划,构建“立足安溪、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品牌宣传体系。同时,制定《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保护发展规划》和《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保护管理暂行办法》,对农遗核心区实行原生态保护,规范生产标准,强化质量追溯体系。

  品牌战略更显国际视野。前不久,“天际茶盟——安溪铁观音文化之旅”项目启动,安溪将携手厦门航空打造“航空+茶旅”IP,依托全球航线网络,在万米高空打造“天际茶道”品牌服务,助推安溪铁观音走向国际舞台,让更多游客能够走进安溪。

  “过去我们卖的是茶叶,现在输出的是生态、科技和文化凝结的中国味道。”从茶园到茶杯,每个环节都凝聚着安溪茶人的智慧与汗水。随着“三茶”统筹理念深化,安溪铁观音正从“区域特产”迈向“全球茶饮标杆”,守护了茶产业“根”与“魂”,开辟了乡村振兴“新茶经”,质稳价优、底气十足的优势将更加凸显。(记者 陈和俐)

原标题:安溪铁观音:质稳价优背后的硬核支撑
责任编辑:凌芹莉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频道推荐
  • 239件石狮市政协委员提案交付办理
  • 从“机械迷”到“国奖榜样” 中职少年王云
  • 泉州:适老化改造 “礼包”延续莫错过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世遗泉州|名居·中宪第:三百年红砖古厝里的海峡情缘(视频)
    世遗泉州|名居·中宪第:三百年红砖古厝里的海峡情缘(视频)
    郑和开麦喊话:来不来泉州台商投资区,look in my eyes!回答我!!!
    郑和开麦喊话:来不来泉州台商投资区,look in my eyes!回答我!!!
    专题推荐
    世遗泉州
    世遗泉州

    挖掘泉州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

    新质生产力在泉州
    何以中国·向海泉州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从“机械迷”到“国奖榜样” 中职少年王 泉州:适老化改造 “礼包”延续莫错过 泉州榴莲价格还要降 3个月后更便宜 福州4条公交近期改道 使用紫外线消毒灯时人员可以随意进出房间 微星电竞显示器MAG 272QP X50流光发布:5 周日来鼓浪屿 两大博物馆活动上新 收评:沪指跌0.4% 汽车零部件板块涨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