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幕后走向台前”
10年前,澳大利亚还被美国“太空战”网站形容为地处亚太“二线”,但随着美国在澳部署多座军事情报搜集站,澳方对俄罗斯、中国等国的监视也在加强。近年来,澳国内媒体披露出澳美共同运营“松峡”联合情报设施等信息,表明中国已是这些技术监控设施的重要目标。澳大利亚不断强化对中国间谍情报和技术窃密活动的同时,却指责中国对澳“影响渗透”和“间谍威胁”,用“贼喊捉贼”这个成语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对于中国的崛起,澳大利亚是怀有复杂心情的。”华东师范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教授陈弘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澳大利亚一方面借中国经济腾飞而获得大量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又对中国有着潜意识的敌意,中国的政治体制与其截然不同,近年来澳大利亚政策上意识形态导向较强,这种潜在的敌意往往在外力和内因的共同推动下冒头,误导决策思维。
种种迹象表明,澳情报安全部门并不仅仅满足于针对中国等国开展间谍活动。一些分析认为,澳大利亚有提升自己国际战略地位的要求,不满足于偏安一隅。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华德曾经说,“澳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副警长”,通过将自己绑在美国的战车上,澳大利亚希望借力加强自身影响力。
陈弘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近几年来,澳大利亚情报部门从幕后走向台前,公开发表对某些重大问题的意见,直接干预政治舆论,试图影响决策。”陈弘分析说:“事实上,现在澳大利亚已不满足于担任美国的跟班和随从,而试图扮演美国的合作伙伴的角色。换言之,它不仅仅是服从和听命于华盛顿,而是会自行战略布局,发起行动,对华为的打击就是一例,2018年,澳大利亚先于美国,宣布对华为实施全面禁令,随后游说多个西方国家,建议后者效仿。”
澳大利亚对华的“焦虑”和“敌视”到底从何而来?澳大利亚是中等强国,地处南太平洋,在冷战中战略地位不高,冷战结束后更是一度被边缘化。随着奥巴马推出重返亚太政策,尤其是特朗普大力推进旨在遏制中国的印太战略,澳大利亚开始借此强化其战略地位。澳大利亚是一个真正的印太国家,通过加强自己在印太战略中的重要性,加大活跃程度,澳大利亚希望能够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澳大利亚的这种情绪也反映在其间谍活动中。据有关部门证实,在澳情报安全部门的间谍活动目标中,中国的分量越来越重。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日益崛起,澳大利亚感到压力越来越大,焦虑感越来越强;另一方面则是在澳大利亚看来,作为“五眼情报联盟”成员,有着搜集中国情报与其他成员共享的强烈“责任感”。为此,澳大利亚近年频繁修法,不断增加情报机关职权和经费预算,强化对华情报网络建设,对中国的间谍情报力度前所未有地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