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时事新闻 > 正文

潘璠:农村的“消失”问题并非无解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13-05-12 14:09 http://www.mnw.cn/

  《北京青年报》于5月9日、5月11日连续刊发了两篇有关农村变化的文章《致我们行将消失的自然村》和《农村的“消失”可惜吗》。这两篇文章在记述了一些现象和事情后,作者抒发了一些感慨,表达了对农村社会变化的无奈,以及对城镇化进程的期许。

  其实,农村的存在与消失问题,并非真的无解。农村与农业、农民被称为“三农”;“三农”是一个三位一体的概念。无论经济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基础的农业都不会消失。而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不可能靠世界粮食市场解决自身的吃饭问题。坚守耕地的底线和提高农作物的单产,对我们的生存、生活与发展都至关重要。而有农业,就要有从事农业生产的人,这就是农民。即使农业生产率极大地提高了,务农的人减少了,生活方式极大地改善了,社会对这个群体的称呼也改变了,但作为从事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者,社会是永远需要他们的。

  那么,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应该生活在什么地方呢?第一,这个地球上不可能所有地方的人口密度都像大城市一样;第二,农民们也不可能每天坐着飞机去种地。那些有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居住的地方,就是农村。而且,既然城里的人们可以由平房搬进楼房,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农村当然也可以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君不见,从东欧到西欧,从南美到北美,依然都有农民,都有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居住的、或是与大面积农作物相伴的房屋。只因为这样的居住区从建筑用材到通风采暖,从卫生设施到外观感受,比城里毫不逊色,所以,我们更倾向于管它们叫农庄或是农场。这就是发达国家(包括中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区别和差异。

  中国依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只有农业现代化了才有中国的现代化;但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依然需要假以时日。如文章所说的北京周边某些原来的村落,已经和老城区连接在一起,连一寸耕地都没有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了农民,也就没有了农村。建设新的居住小区,既是原住民改善居住条件的需要,也是整体城市建设的必然选择。而大量永远不可能成为大城市一个组成部分的村落呢?可能的趋势是,在更加相对漫长的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继续逐步向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转移;农业生产逐步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新的农业生产者逐步替代守着一亩三分地的传统农民;原有的村落随着生产者、生产方式和生产范围的变化,或消失或整合或改善,形成新建的或是经过改造的村落。当然,要把握好这个过程的节奏与平衡,需要做好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责任编辑:hdwmn_lw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戴道晋一审被判死缓
  • 促消费!6部门发布19条举措加强金融支持
  • 美国最高法院允许特朗普政府将非法移民驱逐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儿童斜视不治疗会造成哪些影响?
    儿童斜视不治疗会造成哪些影响?
    世遗少年说|江俞羲:千年梨园戏 童声传新韵(视频)
    世遗少年说|江俞羲:千年梨园戏 童声传新韵(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包括检阅部队9月3 盛大阅兵阵容揭晓!所有装备均为国产现役 第二届闽台水产预制菜产业发展研讨会举办 福建4部作品入选最具转化价值文学IP推荐 诏安县县长带队调研旧城区提升改造与民宗 建宁县:高峰漂流引客来 2025年“成功礼”颂典举行 厦门:一座城的“静音”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