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过去的春节里,河南省周口市的农村复坟成风。据估算,去年被强制平掉的200多万座坟,约有一半以上已经恢复,以便后人祭奠。不过,南都记者昨日调查显示,这些被恢复的坟头,很可能将再次被强制推平。(2月21日《南方都市报》)
很显然,河南周口市开展的平坟复耕试点工作,在平坟、复坟上似乎要与群众搞“拉锯战”了。政府行为意志能否输给老百姓?大概这个问题最让当地政府纠结。或许,对政府而言,复坟与否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脸面问题、权威问题。媒体不曝出,或许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在既然曝出,政府脸面无存,就必须把群众这个劲儿较过来。
笔者想,倘若政府真有这样的意识,实在很危险。毕竟民意大如天,传统不会丢。忤逆着民意与传统办事,打压群众的思想,侵犯群众的权益,终究是不得人心的。即便当地政府目前能够强制,但本届强制,难保永远能强制,最终还得给民意足够的位置。
更重要的是,依照国务院颁布的有关规定,自2013年1月1日起,违规土葬、乱建坟墓将不再允许民政部门强制平坟。既然不再允许强制平坟,地方平坟工作同时也丧失了法律、法规及政策上的依据。周口市又如何敢在2013年上演这场“二次平坟”运动呢?这与顶风违纪又有什么区别?
21日的《河南日报》曾对复坟问题回应称,“春节祭奠祖先是中原的传统习俗”、“少数春节返乡人员回到家乡后,陆续拢起了先前平掉的家族的坟头。据周口市民政局调查统计,春节期间新拢起的坟头有十多万座,约占2012年秋冬平坟总量的7.7%。”即便不是复坟百万座,仅十多万座,仅占当初平坟总量的7.7%,而这十多万、7.7%中,又蕴藏着怎样的民意?
说到底,周口市在平坟工作上跟群众较劲,恐怕不图别的,就是图得保住政府甚至仅仅是保住官员的脸面,并显然要被堂而皇之纳入“政绩观”或“政绩”之列。尤其周口市投入那么大、那么多人力物力财力,推行10个月的平坟工作,现在居然被群众“一夜逆袭”,也真的让政府权威受到了挑战。从这一点看,周口市其实是骑虎难下。
目前,周口市的第一任务,是亟须从平坟、复坟的“拉锯战”中走出。一定要给群众一个恰当的出口,如果希图简单粗暴的“一推了之”,那矛盾只会不断激化。□贾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