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时事新闻 > 正文

是什么造就了中国式光棍节?

来源:红网 2012-11-13 10:06 http://www.mnw.cn/

  2012年11月11日,又一个光棍儿节。

  而根据11月11日新华社的报道,中国目前的适婚单身男女已经多达1.8亿。这1.8亿单身男女,或者就构成了光棍节孤独狂欢的主角儿。

  在这1.8亿单身男女中,真正值得人注意的是那些大龄的所谓剩男剩女。而环顾周围,特别是好多“剩女”,倒并不是你想象的什么条件差,其中相当一部分“剩女”反而是让你觉得条件相当不错。

  个中原因其实很值得琢磨。早在2012年,就曾经有一个还算比较权威的《2011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在这个报告中,超过九成女性选择对方“有稳定收入”为结婚的必要条件,而近七成女性选择“男性要有房才能结婚”。我们似乎不能去指责或者定性什么。在一个房价居高不下的时代,就像以前陕西一些地方用家里有几口水窖来衡量家里的富裕程度一样,有没有房子委实是衡量一个男性家里实力如何的一个最基本条件。而这在事实上,的确又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婚后双方的生活质量。对于从家乡来到大城市奋斗的许多青年男女来说,如果不是父母给力,要想完全靠自己在婚前混上一套房子,还真不是动动手指头那么容易的事情。

  这是一个很多事情都和以前不一样的时代。所谓的感情,在很多人看来,并不能保障她以后的幸福。有一个网友说:“想想我们那时青春无知,迷迷糊糊就谈了恋爱、结了婚,我现在就常纳闷,怎么那时我谈恋爱谈结婚的时候,我家老爸老妈就一点物质条件都没提呢?就这样马马虎虎把我嫁了?幸亏歪打正着,嫁了个工作认真,真心顾家的好男人,算是有福的。但我现在常害怕以后儿子讨不着老婆,因为以后迷糊的姑娘还会有的,但不谈物质的老丈人老丈母娘还会有吗?将心比心,我估计也不会是个毫无条件的婆婆了。”

  有人说,中国人现在只相信金钱和权力。在这样一个社会心态下,好多人本身缺乏一种安全感,也只有金钱,看得见、摸得着的金钱,才会给她最踏实的安慰和保障。这种社会心态反映到婚恋观上,就是很多人相亲的时候很难把感情放到第一位,家庭条件如何成了女方考虑的第一要素,这一关过了,才是男方的人品、长相,还有性格合不合等其它条件。也许在校园里会觉得两人在一起感情重要,但一旦步入社会,我们还能找得到多少纯如校园的感情,并且愿意为这感情不顾其它步入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婚姻呢?

  好多剩女们的条件是要男方一要家庭条件好,二要工作好,三要长相好,四要性格好,五要对脾气。这么多条件都符合的未婚男性,大概和钻石王老五的等级差不多了。可是真要有这样的钻石王老五,未必又会看上对方,对女性肯定也是千挑万选。剩女们接近30岁就急了,剩男们接近30岁就成宝贝了。所以剩女们的数量要远远多于剩男。基本上,剩女们的地位是被挑,剩男们是主动挑。这也是剩女们的无奈之处。

  所以说,在一年一度的光棍节的时候,可能更有感触的还是那些待嫁的女性。而在一个匆匆忙忙的社会环境下,大家忙得连恋爱这么美好的事情都没有时间去做了。每年的光棍节,就成了一道独特的社会景观。

责任编辑:hdwmn_zhj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中国代表:美以对伊朗发动军事打击违反《联
  • 我国拟立法健全社会救助体系
  • 中央明确公职人员违规吃喝认定标准!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视频】现场直击!高考首日泉州学子奔赴考场
    【视频】现场直击!高考首日泉州学子奔赴考场
    泉州晋江:特色民俗迎端午 水上掠鸭趣味多(视频)
    泉州晋江:特色民俗迎端午 水上掠鸭趣味多(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福建省首条 石狮祥芝中心渔港渔船进出港 2025年广东高考成绩查分时间几点 各批次 收评:沪指涨0.65% 能源金属板块全天强势 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710 调贬15个基 平安产险南平中心支公司:贴心服务 守护 石狮大厨闪耀联合国 助力演绎泉州山海味 晚年幸福可感可及! 石狮居家养老上门服务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从文人到战士: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