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时事新闻 > 正文

冬虫夏草保健品别成下一个“血燕”

来源:红网 2012-11-09 09:45 http://www.mnw.cn/

  近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上公布一则《冬虫夏草用于保健食品试点工作方案》,这是国家药监局第一次允许冬虫夏草直接被用为保健食品的原料。《方案》要求,“试点企业保健食品工业产品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原产地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可适当放宽)。”(11月5日《广州日报》)

  这是国家药监局第一次允许冬虫夏草直接被用为保健食品的原料,但是市场上早已经充斥着冬虫夏草为原料的保健品。虽然制度规定严重滞后,假如保健品能够保证质量,倒也不会造成什么危害。只是当前冬虫夏草的造假本身挺严重。据报道,冬虫夏草的作假方法很多,掺水的、加金属粉的,甚至注水银的,不一而足。在著名的冬虫夏草市场——西宁的勤奋巷,“如果你需要造假,他们会有配套产品——小瓶的重金属,只需要300块钱,他们还会帮你加到里面去,主要成分是铅。”

  冬虫夏草的作假源于冬虫夏草的暴利。如今挖一公斤冬虫夏草的人工成本是三万元,按照规格不同,批发价从两万元到三十万元不等,而零售价更是高达五六万到六七十万。冬虫夏草由于价格昂贵,以冬虫夏草为原料制造的保健品自然价格不菲,有些含片一片就高达数百元,这当中的利润可想而知。

  当然,诚信的企业在正常情况下是不会掺假的,在挑选原材料的时候也会严格把关。然而资本总是逐利的,资本的嗅觉总是灵敏的,在一个暴利的行业,当政策放开的条件下,会向这个行业集聚。冬虫夏草的产量却是固定的,只有100吨上下。这决定了这个行业的“天花板”。在青海春天药用资源科技利用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雪峰看来,“如果按现在的产量,青海春天的产量再翻一番就到头了,到时候‘江湖上再也没有草’。”

  在冬虫夏草人工养殖没有成功的情况下,对自然资源必然过度开采,这只能给冬虫夏草生长环境造成破坏,产量会越来越少。当资本涌向一个行业,产能急聚扩张,而原料供应却是定量时,减少产品中冬虫夏草的含量就成为一种“最佳选择”。要么产品中冬虫夏草的含量越来越少,要么就根本没有。

责任编辑:hdwmn_zhj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杨瀚森CBA最新赛季场均得分数据统计 杨瀚森
  • 贵州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原主任委员王秉清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提升12345热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医解百科︱荔枝怎么吃不上火?(视频)
    医解百科︱荔枝怎么吃不上火?(视频)
    【视频】现场直击!高考首日泉州学子奔赴考场
    【视频】现场直击!高考首日泉州学子奔赴考场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2025年5月吉林省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 我国最早应用于书画的纸种是什么?蚂蚁新 金融创新潮涌,发展动能澎湃——牢记总书 莆田公示!4位干部拟任新职 福建日报刊发“敏言”文章:改革发展,坚 福建启动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与科创平台奖补 漳州南靖:荷花竞相开放,撬动“夏日经济 龙岩新罗区:消费引擎点燃城市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