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头条 > 正文

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达成127项成果(清单)

来源:新华网 2015-06-26 08:34 http://www.mnw.cn/

四、环保合作

  69、空气质量:中国环保部和美国环保局在空气质量及区域空气质量规划能力等诸多领域开展了合作;在炼油、水泥、石化、火电及钢铁等行业的大气污染防控和多污染物协同控制领域进行了交流;在机动车大气污染防治、船舶大气污染防治及汞污染防治等领域开展了合作。双方正在商议2015年召开有关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区域空气质量管理研讨会;开展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试点项目成果交流研讨会;分享汞排放控制的最佳实践经验;推进重型柴油车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包括使用超低硫燃料、制订先进高效的排放与燃料标准、有效的合规计划及绿色运输计划等。

  70、分享应对空气污染的经验:为了分享应对空气污染解决方案的最佳实践,继续支持由中国环保部、美国贸易发展署、美国环保局支持的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试点项目,中国环保部与美国贸易发展署决定组织江苏省环保厅代表考察团,于2015年秋季赴美参加美国空气质量管理技术与最佳实践的培训。

  71、低氮燃烧器减排效果可行性研究和示范项目:北京市环保局与美国贸易发展署共同确认,合作开展低氮燃烧技术可行性研究和示范项目,寻求使北京地区燃气锅炉达到北京市出台的更加严格的氮氧化物排放限值的解决方案。

  72、水质量:中国环保部和美国环保局将在2015年继续开展内容丰富的合作,包括分享有关地表水和地下水保护及修复的法律框架、专业技能及资金机制等方面的经验;在水环境经济政策、水安全、绿色投资、水的可持续性方面开展高层交流等。双方计划在水-能源关系方面进行技术交流,并继续推进水环境管理、国家-省-市层面的水管理、科研、污染控制战略和创新技术等方面的合作,并扩大地下水修复试点项目及技术交流培训。

  73、化学品管理:中国环保部和美国环保局将继续在化学品环境管理方面进行技术交流,并考虑增加关于内分泌干扰物的讨论内容。双方计划召开关于长链全氟化学品(LCPFCs)和溴代阻燃剂(BFRs)的环境管理电视电话会议,主要探讨相关风险管理、使用、替代品的选择和研究。双方计划支持《水俣公约》的实施,分享专业知识,以便完善相关战略、政策、法规、管理实践和技术,来解决汞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的影响;双方可重点关注含汞产品,汞对土壤和水的影响,燃煤电厂、燃煤工业锅炉、垃圾焚烧、水泥生产及有色金属行业汞排放的控制等领域。

  74、固体废弃物及污染场地:中国环保部和美国环保局继续分享了污染场地评估与修复的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中方出版了《污染场地修复管理与实践》,并发布了有关场地调查、监控、风险评估和土壤修复的技术指导。双方在2015年6月举行了会谈,继续合作加强污染场地管理框架和技术能力建设,尤其是有关场地清理的政策和案例研究、有害废弃物的产生及处置许可体系,以及电子废弃物回收管理与验证方面的合作。

  75、环境执法:中国环保部和美国环保局继续与国家、省和市级官员一起推进环境守法和执法领域的最佳实践经验;双方就新技术和方法及最新环境守法与执法的经验、地方执法监督、在中国环境法律框架下实施处罚措施等议题举行了高级别讨论。双方正在积极努力,安排美国环保局执法与守法保障办公室助理局长在中美环境合作联委会之前先行访华,就最新环境守法与执法的经验、参加国际环境守法与执法网络举办的有关大气环境执法及气候变化的研讨会进行商讨。

  76、环境法律与制度:中国环保部和美国环保局分享了有关《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及其它相关法规修订方面的信息和最佳实践经验。2014年中国《环境保护法》的修订即包含了双方讨论过的条款,如环境公益诉讼主体、污染物排放信息公开、对环境不达标地区暂停新增污染项目的审批以及按日计罚、拘留、刑罚等加大对环境违法的处罚措施等。美国环保局接待了由中国最高法院官员组成的代表团,向他们介绍了水环境保护和污染控制方面的法律经验和实施途径。双方将继续在环境法律和司法、区域空气质量规划和污染控制以及污染排放许可等方面开展合作。实践表明,双方的专业性交流有效推动了中国的环境立法和司法。

  77、环境发展合作:中国环保部和美国环保局支持并出席了由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国合会)于2015年6月22日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国合会环境与发展智库座谈会”。会议旨在促进环发领域的经验交流,推动国合会发展成为新型高端智库。来自中美两国的智库和研究机构出席了座谈会,就智库作用、运作模式和发展趋势,如何加强智库合作,共同推动实现2015年后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等议题进行了交流。

  78、打击非法采伐及相关贸易:中国国家林业局与美国国务院和贸易代表办公室于2015年3月18日在北京举行了中美打击木材非法采伐及相关贸易论坛第六次会议。双方重申支持区域和全球打击木材非法采伐和相关贸易的努力。特别是,中美双方决定通过上述双边论坛继续开展定期交流和信息共享,并加强在亚太经合组织非法采伐和相关贸易专家组等多边和区域机制内的对话与交流,从而就美国《雷斯法案修正案》实施、木材合法性认定、私营部门对话、海关数据交换等议题增进相互理解、推进务实合作。为放大双方努力的成效,双方将继续采取政府全方位参与的方式,协调所有相关部委和部门参与,并与民间团体和私营部门伙伴共同努力。

  79、森林健康经营:中国国家林业局和美国林务局在双边林业伙伴关系中重点关注气候变化适应和减缓。双方强调有意愿继续开展森林经营单位合作,并将启动在华遴选两个森林健康示范点的工作。双方将进一步探讨林业生物防治研究实验室结对。双方重申对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森林入侵物种网络的支持,并将在中国西南部和越南开展森林虫害小蠹虫研究。中国国家林业局和美国林务局决定与孟菲斯动物园合作,通过开展森林廊道和森林健康恢复研究试点,改善野生动物栖息地。双方决定适时举办森林健康经营研讨会,进一步加强双方在森林健康经营领域的人员交流与技术合作。

  80、森林地区合作:同意通过亚太森林组织相关活动以及其它相关组织,继续在区域内开展合作,推动促进森林保护、恢复和可持续经营的高层承诺与合作,促进亚太经合组织悉尼目标评估工作。

  81、国家公园管理:再次确认在国家公园管理领域的合作承诺。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风景名胜区管理办公室与美国内政部国家公园管理局回顾了双方在《2014-2016行动计划》下的合作进展,包括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与美国国家公园建立7对友好公园关系、世界遗产公约及其保护以及通过鲍尔森研究院为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提供支持等方面的合作。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风景名胜区管理办公室与美国内政部国家公园管理局决定继续推动建立中美友好公园关系,推进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加强工作和培训交流,促进合作与信息共享。

  82、自然保护:根据《中美自然保护议定书》附件12暨2014-2016年度合作计划,双方将继续加强在自然保护区管理、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环境教育与公众服务、《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履约和渔业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五、海洋合作

  83、全球海洋合作:再次确认双方在保护和养护包括太平洋在内的世界海洋方面的承诺。双方表示对2014“我们的海洋”会议和亚太经合组织(APEC)海洋部长级会议议程的支持,强调应对可持续渔业、海洋酸化和海洋污染等全球挑战,保证在国家、双边层面以及同国际社会共同落实上述目标。双方保证支持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防灾减灾、粮食安全及海洋科技创新。双方还表达了加强蓝色经济合作的愿望,包括通过APEC和其他论坛分享信息和经验。双方计划派高级官员出席10月在智利举行的2015“我们的海洋”会议。

  84、双边渔业对话:认识到双方在健康海洋、可持续渔业和水产养殖方面的共同利益以及作为主要渔业国的重要作用,决定建立一个正式的中美渔业对话,就渔业和水产养殖科学与管理方面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双方将扩大所有相关政府部门共同参与的合作,打击非法、未报告和无管制捕捞。下次会议将在2015年下半年召开,如有需要将召开后续会议。

  85、打击非法、未报告和无管制捕捞:决定共同打击非法、未报告和无管制捕捞。认识到港口国措施协议是打击非法、未报告和无管制捕捞向前的步骤,双方致力于增进渔业执法官员间协作,加强并支持更好实施港口国措施。双方决定加强在包括区域性渔业管理组织在内的诸多国际组织框架下的合作,为打击非法、未报告和无管制捕捞开发并使用有力、务实的工具。

  86、预防和减少海洋垃圾:决定开展关于海洋垃圾程度和影响的公共宣传活动,分享经验和最佳实践,提升垃圾管理能力,减少和预防海洋垃圾;建立国家和地方层面的机制监测和减少已有海洋垃圾的影响。为了支持实现这些目标,中国参加了由美国等国倡导的支持关于防止和减少海洋垃圾的2011檀香山承诺的相关活动。中美两国计划积极参与“海洋垃圾全球伙伴关系”,包括2016年初由美国主办的下一次会议。特别是,中美两国决定共同探索一个姐妹城市理念,基于现有的国内项目,共同实施促进废物收集、管理和再利用的措施,从而减少和防止垃圾废物排入海洋环境。中美两国决定考虑与其它发展中国家分享最佳实践。中美计划今年至下一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之前在制定上述领域的合作细节方面取得进展。

  87、海事安全:支持推进两国海事安全机构间的双边交流。中国海警局、中国海事局和美国海岸警卫队计划在2015年开展高层和船艇互访,以交流观点和最佳做法,深化相互理解与合作。中国海事局和美国海岸警卫队计划继续开展海上无线电导航和卫星导航方面的交流合作,例如美国海岸警卫队导航中心代表团于2014年5月拜访了中国海事局总部。中国海事局和美国海岸警卫队继续开展在国际危险货物管理方面的联合执法,推进在船员管理、航行安全、助航管理、有毒有害物质事故应急和搜救等领域的人员及专业交流项目,并计划制定中长期的海事安全双边行动计划。

  88、海上执法:中国海警局和美国海岸警卫队为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关于有效合作和执行联合国大会46/215号决议的谅解备忘录》、打击北太平洋公海非法、未报告和无管制捕捞活动,决定将中美北太平洋公海联合执法行动延长5年。双方拟就美国海岸警卫队执法人员搭乘中国海警船在同一海域开展联合执法的互惠安排进行讨论。中国海警局和美国海岸警卫队支持海上执法专业化和海上行动符合国际法和相关标准,并将继续在“六国论坛”框架下就如何开展相关合作进行讨论。

  89、海洋保护区:决定共同努力提升海洋保护区的有效性,并祝贺中国宣布海洋保护区占海域面积5%;祝贺美国最近将太平洋偏远岛屿海洋国家保护区扩大了六倍。为支持实现上述目标,双方将加强在保护区项目、倡议、科学和管理方面的了解与信息交流。2015年6月美国主办了一次上述议题的对话,以分享信息,回顾现有合作,并确定未来在技术和其他合作形式方面的潜在机会,旨在提升双方各自海洋保护区的有效性。

  90、南极事务:认识到关于在南极罗斯海建立海洋保护区工作的重要性,双方计划在2015年10月19日至30日于澳大利亚霍巴特举行的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前和期间,就建立这一保护区提案的细节保持沟通和协调,并与其它方进行磋商。

  91、海洋法和极地事务:于2015年4月8日至9日在美国西雅图举行第六轮中美海洋法和极地事务对话。来自中美两国外交及海事机构的专家就有关海洋、海洋法和极地事务的广泛议题交换了意见。中美双方正就上述问题深化双边对话。中国计划于2016年主办下一轮对话。

  92、南中国海海啸预警:重申对于中方建议的建立南中国海海啸咨询中心的支持,该中心作为太平洋海啸咨询中心的次区域中心已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的批准。咨询中心将通过太平洋海啸预警和减灾系统政府间协调小组与有关成员国,包括美国合作,制定和向南中国海周边成员国散发海啸预警产品并改进防灾减灾教育和培训。总部位于夏威夷的太平洋海啸预报中心将继续通过南中国海次区域海啸咨询中心工作组任务团队就筹建南中国海海啸咨询中心与该中心分享专业知识。

  93、绿色港口:在中国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的协调和美国贸易发展署的支持下,双方决定在中国实施一个绿色港口试点项目,旨在展示在秦皇岛港使用先进绿色港口通讯与信息技术系统对环境产生的积极影响,并在一些其他中国港口推广这一系统。

  94、海洋气候观测:中国国家海洋局和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决定举办一个业务研讨会,进一步讨论建议的“印度洋—南大洋气候观测、再分析和预测”(ISOCORE)项目草案,并制定科学计划。建议的项目将包含海洋和气候观测、模型开发、数据管理和服务,并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印度洋和南大洋的科学问题上。要涉及的关键问题还包括海洋酸化、碳循环、年代际和多年代际振荡以及海洋在气候预测和可预测性方面的作用等。此外,中美两国承诺加强在北冰洋和南大洋海洋酸化监测和评估方面的合作。双方将寻求机会扩大全球海洋酸化观测网络以及相关数据信息产品的覆盖范围,包括共同进行能力建设,扩大在北冰洋和南大洋的覆盖范围。

六、卫生合作

  95、后埃博拉:积极评价中美为帮助非洲国家抗击埃博拉疫情所做重要贡献和开展的密切协调。双方认识到联合国和世卫组织的领导作用,重申致力于继续帮助西非及其他非洲国家加强卫生体系建设,支持地区国家的发展计划。双方将努力继续加强在抗击埃博拉疫情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双方将就有关地区和多边努力开展合作,以加强非洲卫生体系,包括支持全球卫生安全议程的目标,探索在非洲疾控中心问题上开展技术合作的可能性。

  96、传染病应对:致力于加强并进一步支持中美双方在传染病预防、发现和应对领域的伙伴关系,包括续签《中美新发和再发传染病合作项目谅解备忘录》。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同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将继续参与全球卫生安全议程,并与相关国家和组织合作,推动各部门和地区加大对全球卫生安全的重视。双方致力于在抗击埃博拉疫情方面继续开展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卫生问题,帮助非洲和其它国家改善公共卫生体系,推动实现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卫生条例》和全球卫生安全议程的目标。

  97、清洁炉灶:决定进一步加强在清洁炉灶领域以及与全球清洁炉灶联盟(以下简称“联盟”)的合作。在2014年11月举行的炉灶未来峰会上,美方宣布预计到2020年提供2亿美元,支持加强全球清洁炉灶研发和有关倡议,中方作出到2020年推动至少4000万农村家庭使用清洁炉灶及燃料的重要承诺,作为中方对实现到2020年使1亿家庭使用清洁炉灶及燃料这一联盟总体目标的贡献。中方和联盟决定继续加强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与联合国基金会有关谅解备忘录框架下的合作,包括:在华合作开展国家炉灶活动试点,并启动六个新的试点项目;通过南南合作将中国炉灶技术转让给联盟重点支持的非洲国家;在2015年夏季共同举办中国国家相关方会议,介绍目前行动进展与成效;在2015年底举行关于家庭排放对空气污染影响的国际研讨会。双方重申与联盟合作的承诺,支持和推动在国际标准化组织框架下制定清洁、安全和高效清洁炉灶及燃料标准的国际进程,并推进在中国建设炉灶测试中心。美方强调致力于与联盟合作,为中国的清洁炉灶工作提供卫生、气候和空气质量方面的技术支持。

  98、无烟工作场所:决定继续支持并实施中美无烟工作场所伙伴关系项目。指导和工作委员会将召开会议并制定项目二期活动方案,包括在北京、上海、深圳三个城市为当地控烟工作者开展系列培训。

  99、中美卫生合作项目研讨会:为支持中美卫生合作项目,美国贸易发展署决定继续与中国卫生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及美国商务部、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协调,为今后两年将在多个地区的卫生主管机构、医院和服务机构举办的医疗技术研讨会提供第二期资金支持。

  100、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决定继续加强双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对话和交流,分享全科医生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医疗信息化、医院管理等方面的经验。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将为拟于2015年9月在哈佛大学举办的第五届中美健康峰会提供支持。美国贸易发展署决定与中国卫生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合作开展中美卫生合作项目,支持中国参加在美举办的关于医学教学和研究一体化以及医疗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培训。

七、科技与农业合作

  101、空间合作:决定建立双边政府间定期民用航天合作磋商。中美政府间民用航天合作对话首次会议将于2015年10月底前在中国举行。在民用航天合作对话之外,双方同意在中美副部级战略安全与多边军控磋商框架下并在下一次磋商前,就外空安全事务开展交流。

  102、卫星碰撞规避:重申在轨碰撞规避符合双方和平探索利用外层空间的共同利益。双方认为,安全解决在轨危险接近需要进一步磋商,以在双方现有合作基础上确保问题及时得到解决,减小意外碰撞的概率。双方还决定,作为“中美民用航天合作对话”的一部分,继续开展双边政府间关于卫星碰撞规避以及外层空间活动长期可持续性的磋商。

  103、对灾害性天气监测的联合研究:决定加强飓风(台风)、强对流天气事件、干旱、高温和热浪等灾害性天气气候监测、预警及风险评估技术的资料信息交换和研发合作。这些活动旨在共同提升双方应对灾害性天气和气候事件的能力。

  104、中国气象局和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的联合研究和温室气体监测:决定通过《中美科技协定》加强中国气象局与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的联合研究。这些活动旨在提升数据观测网络的连续性,加强观测、理解大气中温室气体行为的能力。

  105、气候科学与气候服务:加强在延伸期预报、干旱监测展望、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监测、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展望及季风监测等气候科学与气候服务领域的合作研究。双方决定加强在全球气候服务框架下的双边气候服务合作。

  106、空间天气业务预报和服务:加强在空间天气监测计划、预报和服务方面的合作和交流。

八、地方合作

  107、中美省州长论坛:对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政府宣布将在加州共同举办第三届中美省州长论坛表示欢迎。双方将对该活动提供支持。届时两国省州负责人将出席论坛并就扩大贸易、经济发展、教育、环保、气候变化以及人文交流等议题交换意见。

  108、中美友城大会:对通过中美友城大会进行的地方合作表示欢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美国国际姐妹城协会将于2015年10月22日至24日在美国芝加哥共同举办第二届中美友城大会。两国地方政府领导和各界代表将就中美友城交往交流经验,规划未来。

  109、绿色合作伙伴计划签字仪式及研讨会: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举行了中美绿色合作伙伴计划签字仪式并宣布新增六对绿色合作伙伴。在中美能源环境十年合作框架下,绿色合作伙伴计划为推动中美有关地方和机构在气候变化、能源环境领域的创新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双方对此予以肯定。在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前,举行了中美绿色合作伙伴计划研讨会,分享应对挑战的经验和最佳实践,并通过绿色合作伙伴相关活动创造新的合作机会。

  110、生态城市合作:中国潍坊市与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于2014年12月签署谅解备忘录,概述了在今后五年作为生态城市试点中心的合作目标,以推进城市节能和减排。2015年3月,美国能源部、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美能源合作项目及七个中国生态城市举行研讨会,确定了近期实施高影响力技术示范项目的类似机会。

九、双边能源、环境、科技对话

  111、中美能源和环境十年合作框架:决定继续推动十年合作框架余下的六个行动计划,并进一步实施绿色合作伙伴计划。双方高级政策和技术专家于2015年3月19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了十年合作框架联合工作组会议,评估合作进展并探讨新的合作领域。双方充分肯定十年合作框架下的成功合作,以及在对中美两国乃至国际社会有重要意义的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包括:江苏省区域空气质量行动计划;地下水调查技术研讨会及培训;湿地研究;改善野生动物栖息地领域的专家互访;关于数据中心和工业锅炉系统的新能效标准合作;智能电网技术会议;能源监管最佳实践交流等。为了支持清洁和高效交通行动计划,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运输所与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完成了“宜居交通”项目,梳理和分享了两国在交通方式多样性和通达性方面的法律和政策,将智能交通解决方案融入社区发展目标之中。双方积极评价五年来交通行动计划取得的成功,决定结束十年合作框架下该行动计划的实施。总的看,双方积极开展了实质性的交流,探讨了关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瞻性议题。双方决定于2016年初召开十年合作框架联合工作组下次会议。

  112、十年合作清洁、高效和有保障的电力生产和传输行动计划:在2012年成功举行智能电网技术会议的基础上,中国国家能源局和美国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决定继续就能源行业管理政策开展合作,包括研究如何与美国贸易发展署合作,围绕两国能源监管政策组织考察和研讨会。中国国家能源局和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决定通过系列视频会议,就监管经验和实践进行交流,议题包括电力行业规划、电价、电力市场、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分布式能源发展、并网技术监管和智能电网等。

  113、环境研究联合工作组:中国科技部副部长王伟中和美国环保署代理助理署长莱克卡德里于2014年8月在北京共同主持中美环境研究联合工作组第二次会议。双方回顾了现有研究项目的合作,并新增一个研究项目,在全球清洁炉灶联盟支持下推进统一的炉灶测试技术的发展。双方正在北京召开机动车排放控制国际研讨会,双方还将提供一份进展报告。

  114、中美环境合作联合委员会:宣布中国环保部和美国环保局将于2015年秋季在美国举办中美环境合作联合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会议期间,双方部长将回顾2013-2015年合作成果,批准2015-2017年工作计划,讨论新的合作重点与机遇,续签《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与美利坚合众国环境保护局环境领域科学技术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的重点领域包括推动环境立法,开展法律实施与执行的制度能力建设,强化空气、水、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有毒物质、危险和固体废物等领域的环保能力。

  115、中美科技合作执行秘书会:欢迎中国科技部国际合作司与美国国务院海洋、国际环境和科学事务局拟于2015年秋季在华举办中美科技合作执行秘书会,以继续深化双边合作。双方决定2015年执秘会将讨论如下议题:青年科学家交流,食品、水、能源关系的创新,清洁炉灶合作,智慧城市/城镇化智能基础设施等。双方计划在执秘会召开之前举行电话会议,以评估自2014年中美科技合作联委会以来的合作进展,落实联委会和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磋商成果。

  116、油气工业论坛:认识到双方在以安全、可靠和对环境负责的方式开发页岩气等非常规能源资源方面拥有共同利益,中美双方继续积极鼓励通过研讨会和交流活动,就非常规资源开发领域的技术、环境保护和监管框架和实践开展合作与对话。为此,2014年中国国家能源局和美国能源部在美国召开了年度中美油气工业论坛,会上两国代表决定继续开展页岩气合作,以帮助中国高效开发国内页岩气资源,并强调两国油气行业的贸易和投资机遇。中美双方将在2015年在中国召开的中美油气工业论坛上继续作出上述努力。

  117、化石能议定书:双方再次确认由中国科技部和美国能源部于10月在华共同举办2015化石能议定书协调人会议,届时双方将回顾去年的活动,确认面向未来合作的优先领域、任务与活动,包括更加重视碳捕集、利用和封存,二氧化碳运输以及强化采油。

  118、能效论坛:重申将于2015年9月在华盛顿举行第六届中美能效论坛。与会代表将评估工业能效、建筑能效、能效标准和清洁能源融资方面的合作进展和新机遇。将召开分论坛专题会议,讨论广泛的能效议题,包括工业能效专题会议,其中将就节能工厂、节能技术评估交换意见,并鼓励节能技术或工业锅炉及其他产品的持续研究和推广。双方将举行高规格的签字仪式,见证中美有关机构在能效领域达成新的合作关系,如联合开展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等。

  119、可再生能源工业论坛:中国国家能源局和美国能源部于2015年6月召开第四届中美可再生能源工业论坛。与会代表分析了双方在政策规划、太阳能融资、质保、可再生能源并网、新能源城市等领域的合作进展和机遇。论坛期间举行了高规格的签约仪式,见证了中美双方有关机构之间新的商业和研究伙伴关系。论坛成果为中美新能源伙伴关系有关项目提供了借鉴。

  120、中国科学院与美国能源部第四届协调委员会会议:中科院与美国能源部决定于2015年7月21日在华盛顿举行第四届协调委员会会议,讨论在高能物理、核物理、核聚变、基础能源科学等相关领域的合作。会议还将重点涉及中科院与美国能源部X射线光学与探测器联合研讨会以及超导和相关量子材料等研讨会中讨论的成果。

  121、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指导委员会会议:中国科技部与美国能源部于2015年6月1日在美举行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第七次指导委员会会议。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与美国能源部长莫尼兹共同主持会议。双方就清洁煤、清洁能源汽车和建筑节能三个技术领域的合作交换了意见,并商讨了二期合作相关工作,包括新增的“能源与水”技术领域。

  122、第二届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中国国家能源局、美国能源部及中国海外发展协会决定签署关于合作举办第二届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的谅解备忘录。

  123、和平利用核能技术:2015年5月,中国国家能源局与美国能源部核安全局在中国共同举行第十届中美和平利用核技术联委会会议。双方就核能对满足各自国家能源需求的作用交换了意见,回顾了过去五次工作组会议取得的进展,讨论了在核能技术、核安全和安保、环境和废物管理、核应急管理、放射源安全等领域加强双边技术合作的机遇和挑战。双方还决定由中国国家能源局和美国能源部核安全局建立一个新的工作组,侧重于加强公众和利益相关方的意识以及对和平、安全发展核能的了解。中美双方决定继续开展民用核能安全合作,重点是通过和平利用核技术合作框架下的核技术工作组开展安全概率分析。下一届和平利用核技术联委会会议初步计划于2016年在美国举行。

  124、中国国家海洋局和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联合工作组会议:中国国家海洋局和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计划于2015年秋季ISOCORE业务研讨会之后,召开第19届海洋和渔业科技合作联合工作组会议。

  125、中美农业科技合作联合工作组:中国科技部与美国农业部决定于2015年9月2日至4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举办中美农业科技合作联合工作组第13次会议。中国科技部张来武副部长与美国农业部副部长兼首席科学家凯瑟琳·渥特基博士将共同主持会议。双方拟回顾合作进展,并讨论未来合作计划。

  126、中美同行评议与项目管理研讨会:该研讨会于2015年4月15日在中国北京举行,旨在交流中美双方关于基金管理、同行评议程序、生物医学的有效评估方法及机构间合作的经验和想法。

  127、地震和火山研讨会:中国地震局、美国地质勘探局、国家科学基金会和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将于2015年下半年在华盛顿召开中美地震和火山研讨会,以提高两国地震和火山研究能力。

责任编辑:郑莉莉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拼2026年新北市长选举,侯友宜副手发布形象
  • 特朗普再次攻击南非
  • 检察机关依法分别对孙洪君、邓竹林、王达利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泉州台商区党工委主要领导调研物业管理提 金奖总数全国第一!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 蒋欣为穿礼服控制饮食到痛哭 称从小就健 德化县县长吴志朴到挂钩联系社区党组织( 王传君获封东京电影节影帝 发言感谢白百 最高补助300万!漳州出台支持“圆山创新 织密“安全网” 漳州台商区防洪排涝提升 S508线云霄段综合提升工程圆满收官 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