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闽南网讯“德化陶瓷的灵魂人物苏清河大师,走了……”从2月24日中午开始,关于“苏清河大师离世”的微博牵动了社会各界的心。
第一次与苏清河大师的近距离接触,是2009年前往德化采访德化陶瓷技术与出路。苏清河先生曾向记者讲了一个故事:1980年7月,英国前驻华大使约翰·曼斯菲尔德·艾惕恩到德化参观考察瓷业时,在琳琅满目的瓷苑中,挑选苏清河创作的一只古朴典雅的开片釉“怡神香炉”。
这位大使对接待人员说:“像这样中国古代官窑才能烧制的名瓷,你们一个小小的队办瓷厂竟能制造出来,真不简单!我带回去,送给大英博物馆,还要加文字说明,让英国人民从中了解新中国的建设成就。”
56年与陶瓷的情缘,苏清河先生认为,陶艺历史积淀是根基,只要、只有吃透了历史,就不愁没有创新源泉。
2012年2月23日晚11时30分,苏清河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72岁。遗体告别仪式,将于今天上午10:30在德化县殡仪馆举行。
1941年6月,苏清河出生于德化后井窑陶瓷世家,16岁进入德化瓷厂,拜瓷雕名师苏勤明、雕刻家许光益为师学习传统瓷雕艺术。
苏清河先生治丧委员会负责人介绍,在苏清河先生孜孜以求的五十六载的陶瓷艺术创作中,以宗教人物造像为题材的传统瓷雕创作取得突出成就;他曾独创中国白瓷传世之宝——“莹玉红”艺术瓷,完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露天瓷雕“渡海观音”,堪称“国陶宗师”。除了创作领域,苏清河先生在收藏领域,也有“一字万金”的名号。
达则兼济天下。在德化乃至全省的陶瓷工艺领域,600多名陶瓷雕塑师、陶瓷艺术设计师,都是苏清河先生的弟子;2007年,他将价值几百万元的明朝何朝宗作品“祥云观音”捐献给德化县陶瓷博物馆;并先后捐赠300多万元用于各地修建名胜古迹、敬塑佛像、救助贫困学生等。
苏清河先生一生所获头衔和荣誉很多,被公认为中国白瓷代言人。他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双料获得者,第一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白瓷烧制技艺”传承人,第一位“德艺双馨”陶瓷艺术大师,也是泉州市第一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高技能人才。(本网记者徐锡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