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适应新常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从先后取消和下放超过700项行政审批事项到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全面施行,从民营资本进军银行业到国企改革启动试点,从财税体制改革到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一系列改革举措,激发了市场活力,提升了经济内生动力。
——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着力提高立法质量,全国政协坚持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推进四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一系列改革举措,进一步发展了人民民主,提高了国家治理能力。
——为民族复兴铸魂,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设立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积极推进国有文化企业并购重组,建立健全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和工作联动机制,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加快中华文化走出去……一系列改革举措,使文化领域呈现出新的气象。
——为使更多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施“单独两孩”政策,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一系列改革举措,促进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为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修订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核,提高排污费征收标准,开展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一系列改革举措,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从时间表倒排最急迫事项改起,从老百姓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社会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
改革元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既大胆探索、勇于开拓,又稳妥审慎、三思后行,全面深化改革的336项举措逐项推出,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确定的80个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向纵深推进。
推进公车改革、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改革方案真刀真枪推进了,具有标志性、关键性、引领性作用的重大改革举措推出了,一场深刻变革正在中华大地孕育迸发。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2014年深秋,世界目光再次聚焦北京。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鲜明标签写进了历史坐标中,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制度保障。
从“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到“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从“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到“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
180多项重大举措向世人展示了党中央认认真真讲法治、扎扎实实抓法治的决心和魄力。
刘汉刘维特大涉黑案法槌落定,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商业贿赂案开出巨额罚单,上海、广东等六省市司法体制改革先行试点渐次推开,首次修改行政诉讼法、进一步拓宽“民告官”法律渠道……回首2014年,法治的足音铿锵有力。
法国《欧洲时报》评价,“依法治国”将成为当今中国的主流趋势,具有深刻的改革气魄。
“姊妹篇”,习近平总书记用这样的比喻形容全面深化改革决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决定二者之间的关系。
“这二者可以概括为 一破一立 。”在孙业礼看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方略是一整套顶层设计方案,有着紧密的内在逻辑。
一张是全面深化改革路线图,一张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路线图,两张路线图相互交织、交相呼应,并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径吻合一致,在一个时间轴上徐徐展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大而根本的保证是什么?“全面从严治党”!习近平总书记鲜明回答。
“当时就让我看到了希望。”回想起一年多前西柏坡九月会议旧址里习近平总书记“这里是立规矩的地方”这句话,西柏坡村老党员闫青海记忆犹新。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从严治党是全党的共同任务,需要大气候,也需要小气候”……
从中央政治局八项规定,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到用人不唯票、不唯分、不唯GDP、不唯年龄……
两年多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无死角、全覆盖、不放松,世界上最大执政党的创造力、战斗力、凝聚力不断增强……
“习近平执政两周年,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岁末,新华网发展论坛上,网民纷纷就此留言——
“站得高,看得远,想得透,抓得准,有战略思维”;
“七百个日夜,新常态治国,八规治贪腐,十八般用全”……
知难而进,蹄疾步稳。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彰显了中国的大战略、大布局、大手笔。”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说。
“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自信从容、务实担当,彰显出坚定而鲜明的执政风格
“他仅用了两年时间就在中国拥有这样的影响力,这给所有人都留下了深刻印象。”
访华20多天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华盛顿一个商业圆桌会议上,这样评价自己眼中的习近平。
而在习近平看来,“两年时间可不短”。在同奥巴马瀛台会面时,他用轻松的话语,传递出只争朝夕的使命感。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
正是用这两年时间,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地开新局、树新风,将中国的影响力推向世界;
正是用这两年时间,崇尚实干、埋头苦干,中国领导人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解答着时代赋予的全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