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速澄清池,分离除去水中悬浮颗粒
海都闽南网讯 煮饭要水,洗衣要水,人要喝水,生活之中处处是水,百姓自然格外关注。今年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中,自来水公司将对市区5条供水管网进行改造和新建。
另外,泉州中心市区将再添几片“绿”,分别为闽台缘与泉州博物馆之间绿地、刺桐大桥—宝洲街—云鹿路—泉秀东街路段绿化景观提升、津淮街(刺桐路至坪山路段)绿化景观提升。
民生礼包4:自来水新建改造5条供水管网
北渠是泉州几百万人的“大水缸”。去年7月,一场短时暴雨,让整条北渠瞬间成“黄河”。自来水公司检测发现,北渠原水锰含量最高超标14倍。
本报派数名记者分赴东溪、西溪,曝光了沿线一些工业园区和企业乱排污、垃圾在山美水库附近威胁水质等现象,20多篇连续报道得到市委、市政府的肯定。
随后,泉州自来水公司泉南水厂紧急上马除锰工艺,对北渠原水加强监测和监控,同时,改造老旧供水管网,改善自来水水质。
泉州自来水公司介绍,今年将继续进行中心城区旧管网改造,采用优质、环保的塑料管(HDPE、PPR)及球墨铸铁管,分期更换老化的灰口铸铁管、镀锌管和水泥管。
新铺供水管网,包括在洛江阳光南路新铺口径为1000毫米的水管,在普贤路新铺口径为300毫米的水管。
作为北峰加压站主要的输水管线,洛江阳光南路给水管网工程管道全长约1.2公里,进度与道路建设同步,预计今秋完工;普贤路工程管道是配套管线,全长约6.3公里,预计今年年底完工。
改造供水管网方面,包括安吉路口径300毫米到400毫米的玻璃钢管不锈钢内衬修复改造工程、田安南路(泉秀街至宝洲街区段)口径为300毫米给水管改造工程和云谷小区给水管网改造工程。
田安南路给水管改造工程将结合田安大桥建设,同步在西侧进行施工,全长约700米;云谷小区的水管将全部采用新型HDPE管和PPR管,预计今年上半年完工。
民生礼包5:绿化市区再添4片“绿”
中心市区绿化、环境景观提升改造工程,也在为民办实事项目中。
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相关人士介绍,这个景观提升工程包括4个项目,分别为闽台缘与泉州博物馆之间绿地、刺桐大桥—宝洲街—云鹿路—泉秀东街路段绿化景观提升、津淮街(刺桐路至坪山路段)绿化景观提升和西湖公园景观凉亭工程。
闽台缘与泉州博物馆之间绿地,规划面积约67亩,预计第二季度开工建设,第三季度前完成地形改造,今年年底前完工。
刺桐大桥—宝洲街—云鹿路—泉秀东街路段绿化景观提升,绿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预计第二季度开工建设,今年年底前完工。
津淮街(刺桐路至坪山路段)绿化景观提升,道路里程约750米,绿地面积约0.5万平方米。预计今年第二季度开工建设,今年年底前完工。
西湖公园景观凉亭工程,包括在中心岛、西大门南侧、省道307线与新华北路交叉口处设置景观凉亭3座,每座面积在60平方米左右。预计今年7月动工建设,年底建成投用。
29个为民办实事项目
1.扶持30所公办幼儿园新建、改建、扩建工程;
2.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三百工程”;
3.组织45万名职工参加医疗互助;
4.实施300名贫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程;
5.为335户农村低保家庭建设安居房;
6.为35户散居社会贫困归侨建设侨居工程;
7.搬迁安置地质灾害危险点72点130户627人;
8.新建(含改造)1000户农村户用沼气;
9.扶持30家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
10.实施土地整理示范项目21103.6亩;
11.扶持副食品基地建设;
12.实施新一轮农网建设升级改造工程;
13.实施796个自然村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14.新建215家、改造490家农家书屋;
15.建设农村社区综合维修服务体系;
16.继续实施“关爱女孩”五项工程;
17.建设15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
18.建设20个农村老年体育活动中心;
19.建设20个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
20.改造一批农村公路危(病)桥;
21.实施300公里农村公路安全保障工程;
22.整治36处道路安全隐患(事故黑点);
23.建设100个智慧社区;
24.实施中心市区绿化、环境景观提升改造工程;
25.实施市区电能质量优化工程;
26.实施市区供水管网改造及水质优化工程;
27.取消公交空调费、改善公交基础设施及公交服务;
28.建设泉州市城市安全信息系统;
29.帮助驻泉部队建设“两中心一基地”项目17个、“四个一好”项目38个。(本网两会报道组)